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 >>
高考复习:浅谈古文翻译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9-01


浅谈古文翻译
《语文高考考纲》在文言翻译中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近年来的考查重点在翻译上,其中主要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而这种理解和把握恰恰就是翻译中的采分点。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要作到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雅”就是翻译的文字语句生动、优美。这三个要求中“信”是最基本的。 
    如何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呢?可以通过以下五种基本方法
    1.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官职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2   即加字法。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在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如: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古今异义词取古义。如: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三)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3.
    (一)“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2) 备他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3)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答:(1) “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2) “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3);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二)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减去。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4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就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字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2)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3)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二)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馆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三)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5   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一) 主谓倒装。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二) 宾语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是以见放。(《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 定语后置。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除了以上五点,还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考虑到阅卷的因素,文言翻译的内容不宜过长,而且应以直译为主,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文言文实词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简答题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常用150个实词简表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和固定结构
288个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按词性分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高中文言文兼词总结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专练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高考例题)
新高考古文翻译解析与特练
高考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汇编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分类汇编及解题指导
高考文言文《通鉴纪事本末》专练(7篇)
高三古诗文阅读练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1--30)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知识点实操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文化常识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综合训练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信息提取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分析概括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翻译技巧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精讲:词义推断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