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记王忠肃公翱事》原文和译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2-22


 
原文: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解题】 

本文原题为《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录后两事,选自《洹词》卷五。因作者家乡安阳有洹水(又名安阳河),故取为书名。《洹词》主要收集了作者所写的序、记、墓志铭、书信、杂感、短论等。王忠肃公翱(áo),即王翱(1384—1467),明代前期大臣,字九皋,盐山(今河北省盐山县)人。永乐进士。历官御史,右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在惩贪、辨诬、守土等方面,都颇有政绩,为人“刚正廉直,忧国奉公,忘情恩怨”,故死后谥号“忠肃”。公,对尊长或平辈男子的敬称。 

【译文】 

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我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简析】 

本篇所节选的“拒婿调迁”和“珠还原主”两则故事,表现了王翱刚正不私、廉洁自持的性格品德。这在弊端如山,贪官污吏横行,贿赂成风的腐朽的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是在今天,对那些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搞不正之风的人来说,也还有一定的现实的教育意义。 

本文不是“正史”,而是一篇笔记文学一类的短文,它的特点,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引自《笔记文选读·序》)因此它不象“正史”那样,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去记载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的事迹,而只是从王翱的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拒婿调迁”、“珠还原主”两个典型事例,从人际关系上不徇私,生活上不贪财两个不同的侧面集中地表现了王翱奉公守法、清白廉洁的思想品格。同时文笔质朴无华,清顺流畅,毫无雕饰之感。它以平实简洁的语言记事言情,随笔所之,行所当行,止所当止,随手拈成而情节说得宛转,意思说得真切,作者的褒扬和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描写人物,亦不事渲染,只疏疏几笔,轻轻濡墨,略加勾勒,即形象突兀,性格鲜明。如“拒婿调迁”一节,写王翱对夫人求情的反映,文章连用了“怒”、“取”“击”、“驾”、“宿”等动词,将王翱对女婿和夫人徇情营私的极大义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不愧为一篇“质胜”之文。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券(quàn),形声字,从刀,卷(juàn)、声。《说文》:“券,契也。”券是契据,古代的券用竹木做成,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如同现在的合同。券纸用刀刻齿,以便合齿验证,所以用“刀”作形旁表意。到了后来,用纸写上文字的契约,也称为券,本文中“乃伪为屋券”的“券”,就是指用纸写的契约。后词义扩大,又泛指各种票据及凭证,如:公债券、国库券、入场券等。这个字的读音和声旁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用“关”作声旁的字,读音有两种情况:一种声、韵都和“关”相同,如卷、眷(juàn),一种是韵同而声不同,如券、拳(quán)。 

无从

“无从”是动词与介词结合而成的副词性结构,用法与“无由”相近,一般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发生没有依据,可译为。不可能”、“没有办法”等。“公无从办”一句,意思是王忠肃公没法办到,“无从”是“办”的状语。

得无 

“得无”是副词性结构,常同“乎”、“耶”等语气词相配合,组成测度旬,表示对提出的问题有某种估计,但还没有把握,希望对方加以证实。它兼有询问和测度的语气。如果询问的语气偏重一些,可译为“是不是”、“该不会”等。如果测度的语气偏重一些,可译为“恐怕”、“也许”等。本文中“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一句,测度语气较重,当译为: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苦吧? 

尔翁长铨 

这句话译出来是:你老子做吏部长官。读这个句子,要注意“长”的用法。长,读
zhǎng,本是名词,长官的意思,在句中活用为动词,作“做长官”讲,“铨”(指吏部)是它的宾语。文言里有些表示职官一类意思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表示担任这种官职。除本文这个例子外,我们学过的还有《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句中的“守”,“守”也是名词,太守,句中活用动词,是“做太守”的意思。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里,“傲长官”,“做太守”都不是一个动词,而是动宾词组,它们后边不能再带宾语,所以“长铨”不能译成“做长官吏部”,而只能译成“做吏部长官”,把原文的宾语作为“长官”的定语译出。同样,“守巴陵郡”应译为“做巴陵郡太守”。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这个句子由两个分旬组成。理解前一分句,关键在于弄清楚“振落叶”的意思。它不是“把树叶摇下来”的意思,“落”不是“振”的补语。“如振落叶”,是用比喻说明“迁我”一事轻而易举。而一般的树叶不是一摇就会落下来的,因此如把“振落叶”理解为“把树叶摇下来”,这个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就缺乏相似之点,比喻就不能成立了。从句子的节奏看,读成如·振落——叶,也是不顺畅的。正确的读法应是:如·振——落叶,“落”是“叶”的定语,“落叶”意思是正在凋落的树叶,如深秋时节已经枯槁的树叶。这个分句译出来是: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一样。 

理解后一分句,要注意掌握它的语法结构。这一分句的主语是“吝”,“者”是语气助词,用在主语后表提顿,谓语是“何”。“固”是副词,修饰“吝”。主语怎么能受副词修饰呢?因为“固吝”是“而翁固吝”的省略,“而翁固吝”是主谓短语,“吝”是这个短语的谓语,所以前边可以有副词作状语。这个分句译出来是:可是(你老子)一定要这么吝惜,是何道理?如果译成“可是你老子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吝惜”,把谓语“何”作为“吝惜”的状语译出,表达的意思也差不多,但逼问的语气就没有原文那么强烈了,所以还是前一种译法为好。 

【作者介绍】 

崔铣(xiǎn)(1478—1541),明代中叶著名学者,作家。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又号少石,也号洹(huán)野。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官编修,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因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得罪宦宫刘瑾,不被重用,出任南京吏部主事。刘瑾败后,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不久称疾归故里,筑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间,自号后渠先生。世宗即位,又起用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死后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敏。他一生为官日少,治学日多,著作颇丰,有《章德府志》、《后渠庸言》、《松窗寤语》、《晦庵文钞续集》、《读易余言》、《洹词》等20余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原文译文
《梁甫行》原文及翻译
《项脊轩志》原文译文(完整版)
《卖油翁》电子课文(含注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木兰辞》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译文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月夜忆舍弟》拼音版
《卖油翁》朗读节奏划分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诗文翻译汇编
《诫子书》分段翻译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课文原文及翻译
《马说》节奏朗读划分及文白对译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二)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冥有鱼》原文译文
《北冥有鱼》朗读停顿划分
《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译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译文及启示
《魏武将见匈奴使》原文及译文
《叔向贺贫》原文及译文
《浑沌之死》原文及译文
《呆若木鸡》原文及译文
《十五从军征》拼音版(含译文)
《蒹葭》拼音版(含译文)
《记王忠肃公翱事》教案1
《记王忠肃公翱事》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