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艺术品》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8-19


出处:http://gbjc.bnup.com.cn/

8 艺术品 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小说构思巧妙新颖,一件裸女烛台的艺术品经过一番周折重新又回到它的原点,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色彩。契诃夫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侧重细致和全面地描绘、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诙谐幽默略带讽刺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淡淡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

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构思精巧、深邃的艺术细节。

【教学难点】

诙谐幽默背后的思考。

8 艺术品(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文学常识导入。教师播放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图片。教师通过介绍文学常识导入:《项链》的作者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欧·亨利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短篇小说家,再加上我们今天课文的作者契诃夫,他们并称为欧洲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艺术品》更是充分发扬契诃夫一贯的风格—— 爽朗的欢乐、淡淡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

2.作者简介。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3.检测预习字词。可用多媒体投影。

4.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来概述小说故事情节。

5.分析课文。引导同学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巧妙,请试着从伏笔、结局、结构几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巧妙之处。

(2)萨沙、律师、演员等人物的形象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的,请同学们找出他们的细节描写之处,并加以分析。
8 艺术品(第2课时)

【教学建议】

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顾《艺术品》中医生、律师、演员的刻画手法,学生已能体会到契诃夫在这篇课文的讽刺、幽默,这节课里将具体分析幽默感的由来。

2. 讨论交流。

(1)请学生讨论小说通过对医生、律师、演员的刻画,讽刺、批判了什么? 

(2)请大家讨论小说结尾处萨沙再送烛台,医师为什么目瞪口呆? 

(3)请试着补出医师原想说的话,并进一步探讨是说出来好还是不说出来好? 

(4)请学生设想一下烛台还能再送下去吗?其原因是什么? 

3. 拓展延伸。比较课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与《麦琪的礼物》相似和不同之处。

先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课件展示——

相似之处:

(1)都出乎小说主人公的意料,但《麦琪的礼物》连读者也意外,本篇读者可从文中伏笔预期其结果。

(2)都使某种期待落空,《麦琪的礼物》是二位主人公的期待都落空,突然强化了对人的心灵的震动,本篇是医生的安全感落空,使幽默可笑感、讽刺感突然增强。

(3)都在此亮出了深化主题的最重要一步。

(4)结局都是高潮,都既如此巧合又如此必然。

不同之处:收尾方式不同。

收尾处《麦琪的礼物》引发后文议论,点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表达了作者对为对方而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做法的肯定。

本篇课文首尾衔接,形成闭合性环形结构。让萨沙再送烛台,医师却目瞪口呆这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收尾,戛然而止,读者能感受到他瞬间的惊讶与不安,同时也给读者想象的自由和趣味。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课文中提及过的图片:比如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的图片。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风采。

2.播放有关的音频、视频。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进入预设情景,从中生发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展示本节课应完成的探究及训练任务。

课件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更加深入理解文章
(三)教学资料要求:

1. 作者简介

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在20多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共写了400多篇中、短篇小说,10多个剧本。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

契诃夫的小说内容丰富,其代表作有揭露统治阶级奴才的暴戾无耻的《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反映小市民庸俗与丑恶的《匿名者的故事》《跳来跳去的女人》等。《哀伤》《苦恼》《万卡》等真切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剧命运;而《没意思的故事》《套中人》等则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向往新生的内心世界。他的剧作《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与他的小说一样表面上并无离奇之处,大都讲述很普通的生活故事,然而细细品味,作品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人物的对白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樱桃园》发出了年轻的俄罗斯的声音:“永别了,旧生活!”“你好,新生活!”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病逝于德国。

2.文章、音频、视频片段等。

3.评析资料

删繁就简写人物——读契诃夫的《艺术品》(毕胜)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精品,他的《套中人》《变色龙》等短篇,为喜欢他作品的读者耳熟能详,哪怕是不同的国度和民族。《艺术品》同样是契诃夫短篇中的翘楚。

小说通过“一件艺术品”,折射出世态人心。形象的丰富性,故事的生动性,语言的精到和情节的完整,几近成为短篇小说中最为规范的艺术品。

患者萨沙为了感谢医生柯谢尔科夫大夫救命之恩,送他一件绝佳的古玩:一座青铜矮烛台,台基上是“两个夏娃型装束的女人”,“两个塑像表露着卖弄风骚的笑态”。可医生柯谢尔科夫不敢收下:“就是撒旦他自己也不会看到比这更丑陋的东西。难道我应该把这个令人想入非非的东西放在桌上玷污我整个家吗?”后来,萨沙既从艺术观赏角度晓之以理,又从他和母亲感恩方面动之以情,还期待着为之找一个配对。在这样的盛情下,柯谢尔科夫医生十分勉强地收下。“抛掉它不免可惜……我又不敢留着它”,旋急转送了老友律师乌霍夫,因为他还欠乌霍夫一笔账。可是,乌也有同样的尴尬:“丢掉嘛可惜,收下来嘛觉得丢脸。”乌霍夫想想只有喜剧名伶沙希金可送。名伶公寓里“经常有女演员来访”,他也无可奈何,最后卖给收藏者。小说最后,因努力寻找配对,萨沙终有收获,“绽放笑容满高兴”,手里握着用报纸包裹的东西——再送给医生时,全然知情的柯谢尔科夫医生,“张口结舌……已失去谈话的能力”。

。。。。。。

契诃夫的小说对19世纪俄罗斯民族的智慧和艺术,进行了相当丰富的描绘,对俄罗斯文化精神也有着精深的体味,他作品的题材和人物,都洋溢着俄罗斯民族智慧,从这个短篇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表现。

(《中国校园文学》,2005年第23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艺术品》导学案
《艺术品》练习题
短篇小说三巨匠《项链》《麦琪的礼物》《艺术品》复习ppt课件
《艺术品》教案8
《艺术品》教案7
《艺术品》教案6
《艺术品》学案
《艺术品》ppt课件(18页)
《艺术品》ppt课件(33页)
《艺术品》同步练习
《艺术品》ppt课件4
《麦琪的礼物》《艺术品》同步练习
《艺术品》ppt课件3
《艺术品》教案4
《艺术品》ppt课件2
《艺术品》教学设计3
《艺术品》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契诃夫《艺术品》教案1
契诃夫《艺术品》ppt课件1
契诃夫《艺术品》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