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8-25


《为政以德》总共十二节,体现的是孔子的德治思想。怎么德治?大概两方面,一是以德正己,包括“向善”、“庄重”、“孝慈”等内容;一是以德待民,包括富民,用礼德教化,讲诚信等。而德治的效果,就是人君“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些内容,又以富民为基础,因此,本课选择以这为切入口,也就是“子适卫”这一节。有了切入口,就好办了,以下是我在另一个班级的上课实录。

师:拿起《论语》这本书,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众说纷纭,不过和另一个班感觉很相似)

师:古人读《论语》是摇头晃脑,看着都晕,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会摇头晃脑去读了,不过,我们能不能从这些寥寥数语中,读出点滋味,读出乐趣来呢?我想大家可以来点想象,来点体验。我们一起来读第三节。

生:齐读第三节。

师:孔子是什么时候去卫国的?能不能从书本附录迅速找出?

生(很快地)找到孔子五十五岁的时候去鲁到卫的。

师:孔子在离开鲁国的时候,是心里受了一点点伤离开的,他离开的时候,有点失落,大家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生:是齐国用美人计,让鲁国君臣荒于政事,不理朝政,孔子很失落,所以去鲁适卫。

师:孔子之前在鲁国做什么?

生: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做官做到大司KE(相当于丞相)

师:有政绩吗?

生:鲁国大治。

师:据记载,孔子将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民风淳朴。所以引起齐国的恐慌,想办法让孔子下台。才有孔子带着受伤的心离开鲁国。重新看到第三节,“子适卫”,大家想想他和谁一起去?

生:和很多的学生。

师:应该是很多的,相传孔子弟子有三千,很有名气的有七十二个,那去卫国的时候是很多人的。驾车的人是谁?

生:冉有。

师:看来冉有的驾驶技术很好!孔子到卫国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生:庶矣哉!就是很多人啊!

师:大家想象一下,孔子说这句话的心情?

一生:开心,(随后又说)激动!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把他这种开心激动读出来!

生读(不够开心激动),师鼓励其再读。(感觉好些了)

师:全班来读读,把这种开心激动读出来。

生读(开始有点低沉,后感觉好了)

师:这话用现在话就是:人很多啊!大家一起用现代话齐说一下。

生念(开始兴奋)

师:用本地话怎么说?

生:多兮多!(兴奋地)各自说“多兮多!”

师:孔子到卫国看到人很多,很开心很激动,为什么?

生:孔圣人来了,大家找他签名!

(全班笑)师:孔子是很出名,不过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现在的人那样追星。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生有困惑)

师:联系一下《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一段,(齐背第一段)梁惠王是不是特别想自己国家人口多起来,其实在古代人多就意味着粮食多,冷兵器时代,打仗主要也还是靠人。

师:孔子说人很多啊!他的弟子怎么说?

生:然有说“急庶矣,又何加焉?”

师:想象一下,其他弟子会怎么说?

有学生:人真的很多啊!

师:孔子说人很多啊!他的弟子也说人很多啊!为什么这句话不加在后面。

一生:没有价值!

师:对,古代的字是刻在竹木简上的,而且不像今天的繁体字,很费事的,废话当然不刻上去了。〈论语〉作为经典,可是句句都都很经典啊!那么,冉有的问题又有什么价值呢?

生(思考后):是考虑怎么管理。

师:是的,冉有是站在治理国家的角度去思考的,体现了他心胸开阔,救济苍生的情怀,这也是儒家的情怀。

师:面对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孔子当然会好好回答,怎么回答的?

生:富之。

师:富之就是富民,富怎么理解?

生:使动用法,使百姓富裕。

师:你看看,看到一个字,就说什么用法,什么意思,难怪你们不觉得枯燥!说说看,怎么个富?

生:至少是温饱吧。

师:对,有饭吃有衣服穿,也就是“均无贫”的无贫。

(引导学生理解“均无贫”的“均”,即一定等级的均)

师:那么怎样才能富起来呢?找找看,孔子提出了哪些措施?

生(逐渐找出)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及其减少赋税等,主要在第五节、第七节和第八节。

(节用爱人结合社会现实谈;使民以时也说说古代农业社会,靠天吃饭)

师:孔子说了‘富之’后,冉有还问了什么问题?

生:下一步该怎么办?

师:冉有确实是好学生,问问题既有高度,又有深度。那么孔子怎么回答的呢?

生:教之,就是教化。

师:怎么教化?

生:(逐渐找出)用德礼教化,还有讲诚信,举贤;还有就是向善、庄重和孝慈等。

师:能分一下类吗?

生:一类是对百姓而言,一类是对君王自身而言,也就是正己。

师(加以肯定)看来以德治国包括富民、教化和以身作则几个方面,那么,以德治国的结果呢?

生(齐读第一段):众星共之。

师:按照孔子的要求做的话,统治者就能垂手而治,像北极星一样,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天下也是太平盛世。一起翻到书本第五叶,齐读〈礼记  礼运〉的一段。(该文字容易懂,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大同世界的美好)

师:大同世界很美好!孔子也为之毕生追求。大家想想,以德治国能实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德治和法治,结合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和后来的以法治国来谈)

师:孔子的德治思想无论是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这一辈子,年幼无知,年少轻狂,可是,终归要慢慢走向成熟,而加强道德修养,以德立人,那是根本,这样,我们,才会更加有力量,充满道德的光辉。

附:公开课的设计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

关于选修课,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究与研究。文化论著的研读,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通过朗读和探讨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为政主张。

3、  体会推行德政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重点:德政的内涵

课时:一课时(在有课前准备的情况下)

课前准备:

1、  关于孔子的介绍

2、  关于《论语》

3、  关于文言积累

导入:释题导入。让学生谈德,德是什么?孔子又是从哪个角度谈德的?(第一节)

一、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以读感知

2、  字词点拨,积累文言

3、  概括章节,了解内容   

富民(3、4、8)教民(2、3、10、11)举贤(11)正己(4、5、6、7、8、9、11、12)

二、批语点评,交流心得

三、探讨研习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明确:孔子知道“足民”的重要性,“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根本条件。

探究二: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探究三: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总结: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

明确:正己、养生、丧死和祭祀

探究四: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及其现实意义。

结合韩非子思想和江泽民以德治国和当前以法治国来谈。

四、拓展延伸  练习1,课后第五题,感受“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政治局面。

板书:

为政以德                      富民(3、4、8)

 教民(2、3、10、11)

举贤(11)

             正己(4、5、6、7、8、9、11、12)

经世济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为政以德》ppt课件(24页)
《为政以德》学案
《为政以德》课堂练习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6
《为政以德》ppt课件(8页)
《为政以德》ppt课件10
《为政以德》ppt课件9
《为政以德》ppt课件8
《为政以德》课堂实录(公开课)
《为政以德》复习学案
《为政以德》复习ppt课件8
《为政以德》ppt课件7
《为政以德》原文及译文
《为政以德》ppt课件6
《为政以德》教案5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4
《为政以德》教案3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2
“为政以德”课后练习
“为政以德”知识点整理练习
《为政以德》ppt课件5
《为政以德》ppt课件4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基础知识复习纲要
苏教版选修《为政以德》ppt课件3
《为政以德》ppt课件2
《为政以德》教案1
苏教版选修《为政以德》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