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竹影》教学反思——先学后教,关键在先学
作者:hdzbm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9-14


先学后教,关键在先学
——《竹影》教学反思
花都区赤坭中学 曾保民
八周四第一节,我在初一(6班)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竹影》,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了学案,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准备的并不好,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自己讲得多了,我觉得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先学后教能否顺利实施,所以我认为在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先教再学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下面我先从我的教学设计说起。
《竹影》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丰子恺先生回忆儿时和玩伴在自家院子里画竹影评竹影时在父亲的引导下步入艺术殿堂的一篇叙事散文,结构清晰,内容平实,但内涵丰富,语言简洁朴实也不乏精彩雅致的生花妙笔。要上好这篇课文,首先要对课文烂熟于心,深谙课文的精髓并授之余学生。所以我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一方面借助于教参,另一方面自己也另辟蹊径,在备课中更多的是加入自己的理解。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知道这篇课文对于学生而言,阅读不存在难度,重点在于懂得作者如何从生活中信手而得写作素材,懂得为文精彩不一定要十分华丽的语言,只要文从字顺,交代清楚也可以成为一片好文章,懂得成才不仅需要天分和兴趣,更需要后天的引导和教育。正因为如此,我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定位简单清楚,没有空话和套话,我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让生活走进自己的视野2、学会用线索将事例串联起来。3、学会赏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其次,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

标题: 《竹影》教学反思——先学后教,关键在先学
文件大小: 6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hdzbm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丰子恺《竹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竹影》ppt课件(30页)2
苏诗布《竹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竹影》ppt课件(32页)
《竹影》ppt课件(28页)
《竹影》ppt课件(公开课33页)
《竹影》《月迹》比较阅读
中国画与西洋画-背景区别ppt课件
《竹影》ppt课件(27页)2
《竹影》教学设计16
《竹影》ppt课件(40页)
古今擅长画竹的画家
描写竹子的名人名言及诗句
关于描写竹的诗文名句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竹影》教案15
《竹影》ppt课件(27页)
《竹影》教案14
《竹影》ppt课件(19页)
《竹影》教案13
《竹影》ppt课件(16页)
《竹影》ppt课件(49页)
《竹影》ppt课件(39页)
关于童趣的作文(10篇)
《竹影》ppt课件(9页)
《竹影》学案4
《竹影》课堂实录2
《竹影》导学案3
《竹影》ppt课件(30页)
《竹影》学案3
《竹影》导学案2
《竹影》读后感(3篇)
《竹影》板书设计(4篇)
《竹影》ppt课件(26页)
《竹影》ppt课件(24页)
《竹影》教学实录
《竹影》ppt课件(48页)
《竹影》ppt说课课件
《竹影》学案2
《竹影》学案
《竹影》ppt课件25
《竹影》“先学后教”教案设计
《竹影》讲学稿
《竹影》教案12
《竹影》课后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