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苍南中学 陈闻
[教学设计说明]
本文之所以充满“慷慨之气”,源于“对话”双方(尤其是“我”)的思想、气质和情感。这些思想情感靠什么来传达?靠语言。学生读懂了文章写什么,因此热血沸腾因此意气奋发,知道爱国知道发奋了,还不够;他还得去探究并学习文章中人物为什么是这样说话而不是那样说,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个词——这就是“语文课”有别于政治思想课的地方。
基于这点理解,再基于教材的编排意图(四篇文章都是“慷慨之词”,本单元的口语、写作也是辩论、演讲词),试将本节课目标订为:其一,感受爱国情怀;其二,赏析语言艺术。
教学的重难点为“赏析语言艺术”。
[教学基本流程]
一、直接切入文本,探讨“写什么”。
1、 朗读“对话”片断。
2、 概括“对话”大意。
3、 赏析“对话”艺术。
4、 评价“对话”双方。
二、赏析“怎么写”。
1、 调查所学的“语文”。
2、 继承探究语言表达艺术,分组讨论,交流。
参考角度:
□别有意味的首尾 □张弛有度的场面
□恰到好处的细节 □准确生动的用词
三、延伸迁移
为冯骥才先生设计一句话,巧答法国记者问。
心得体会:清醒教书, 糊涂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