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引文入境 |
1、 学生查找资料,简要了解华盛顿生平
2、 教师补充资料:连任及卸任总统发言词
3、 权力,尤其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有的人利用它来满足个人野心,有的人用它来获取物质利益。为了获得权力,有些人不择手段,更有一些获得了权力的人,至死都不肯松开握住权杖的双手。有位哲人说:“权力是人性的试金石。” 面对权力,华盛顿在向它告别之时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这需要我们去关注文本,去细细品读《告别权力的瞬间》来走进华盛顿的心灵世界 |
1、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与班中同学共同交流,并通过阅读华盛顿的发言词,感受其人格魅力。
2、 简要概述对华盛顿的了解。 |
1、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熟悉主人公及时代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阅读课文。
2、 与下文“学完本文后,对华盛顿的二次认识”做比较,以检验对教学目标2的完成情况。 |
|
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
1、 谁告别权力,这是怎样的瞬间?
2、 围绕这一瞬间,作者写了几个场面?
|
1、 华盛顿在大街上与民众告别的瞬间。
2、 两个场面:一个是告别宴会——与政要告别;一个是新总统就职仪式——与民众告别。 |
学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到第19、20自然段里关
于瞬间的描写,所以教师要在这里加以引导。 |
|
精读课文
质疑交流 |
1、 告别宴会上,华盛顿的心情是怎样的?
2、 华盛顿参加完总统就职仪式,在大街上与民众告别时,他的心情如何?
3、 那为什么不继续第三次连任总统一职?(为什么告别)
4、 面对这样一位领袖的离开,其他人的表现如何?(结合1、2两个问题,体现怎样告别)
|
1、 在告别宴会上,他是含着笑意,感到难以抑制的喜悦。 ——一直追求安逸的家庭生活,但是由于无法超然于国家的命运之外,无法违背人民的意愿,所以连任2届总统,如今终于可以退休回家过宁静生活。正面描写
2、 抓住“泪花点点”、“似是严肃,又似是悲哀”等关键语句回答。——没想到群众热情如此高涨,被感动了,又想到没办法继续为他们服务,所以流泪。
3、 不愿意让权利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是华盛顿告别权力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他年纪大了,想过安逸的家庭生活。(三个原因)
4、 通过政要、民众的表现和亚当斯的赞美之辞,表现出华盛顿的丰功伟绩、人格魅力与他的平凡心境、平凡身份完美统一在一起。 |
1、 抓住华盛顿在两个场面中的心情变化,引出他的告别原因和政治理念,从而体现出他的伟大人格与平淡追求的完美统一。
2、 本文场面描写意蕴深远,全文行云流水,在细节里穿插着体贴入微的描写,华盛顿平凡而伟大的魅力,从文章的场面描写里悄然流出。
|
|
深入思考
夯实理解 |
1、 如何理解“在这一瞬间,领袖与民众,伟大与平凡,历史与未来,才得到完美而统一的体现”这句话的含义?
2、 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题目定成“告别权力的‘瞬间’” |
1、 总统与公民的身份的完美融合,伟大功业与平淡追求的和谐统一,华盛顿关上一扇专制的门,结束了一段殖民历史,他打开了一扇民主之窗,开创了新的未来,他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业绩走向理想中的民主社会。
2、 华盛顿在“告别权力的瞬间”展现出的伟大功勋、人格魅力与政治品格不断地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瞬间,意味着永恒。 |
华盛顿的一生值得颂扬的事迹很多,决不是一篇短文里所能容纳得了的,作者的匠心就在于他选取了华盛顿告别权力的这一“瞬间”场面来描写,所以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
|
结合自身
发表感受 |
1、学完本文,对华盛顿是否有新的认识与了解?
2、从华盛顿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
1、 华盛顿功勋显赫,淡泊权力,追求民主,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世界,他连接了历史与未来,所以是永恒的。
2、 正确看待权力,正当手段使用权力,淡泊权力,人生的意义 |
通过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检验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 |
|
教师寄语
布置作业 |
美国人公认华盛顿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假如过了二十年后,你们中的某个人有机会成为人民的公仆,你将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呢?
请以:“如果我是一名_______”为题,写一篇500字的竞职演说。 |
完成作业 |
以读促写,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