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商业广告吗》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07 |
《你相信商业广告吗》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着重训练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听、说、辩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能将生活和语文结合起来,了解有关辨别广告真假的知识,注意口语表达的连贯、得体。在活动中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请学生收集商业广告例子,课内交流,分组辩论,集体参与,增强协作精神。教师提出活动要求,监控、协调活动进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在课前两天布置)
1、每个学生预先收集商业广告可信的或不可信的例子,最好是发生在自己所在社区、学校或亲戚朋友身上的事例。
2、了解有关辨别广告真假的知识。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下载剪辑广告片以及对明星做广告的评论、有关虚假广告的曝光材料等。
(二)课堂流程
1、导入。
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翻开报纸杂志,我们几乎随时能见到商业广告;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抬头就能看到商业广告,我们周围充满了商业广告。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广告。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商业广告,教师也可补充。如世界经典的广告词: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
天长地久。(斯沃奇手表)
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
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
让我们做得更好。(飞利浦电子)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IBM公司)
……
这些广告和它们宣传的公司一样令人称道。
2、教师总结:英语Advertise(广告)这一术语,源于拉丁语Advertre,有“注意”“诱导”等意思。但就字面解释,是唤起大众注意某事物,并诱导至一定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汉语“广告”还有“广而告之”的意思。好的广告具备以下特点:关系到读者切身利益;具有奇特性;具有新闻性;简明易懂,一目了然。刚才大家说的广告琅琅上口,好听,好记。对广告的产品起到了很好的推广宣传作用,那么,我们考虑过广告的真实性吗?
3、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教师指导:
出示要求:(1)表明观点。(2)用自己身边的事例证明。(3)小组内意见不一致可进行辩论。(4)辩论时,要有理有据,同时尊重对方。
4、将相信和不相信商业广告的学生分为两组,各选代表进行班级辩论。教师提出辩论时口语表达方面的要求。用普通话,口齿清楚,思路明晰,语气态度手势恰当。
相信广告是真实的一方理由:(1)审批部门审查通过。(2)明星代言。(3)群众热购。(4)产品效果确实不错。
认为广告是不真实的一方理由:(1)夸大其词。(2)违规广告。
(3)假借名人。(4)坑害消费者。
5、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虚假广告呢?
虚假广告有这些方面:(1)夸大其词,如包治百病的。(2)故弄玄虚,如卖弄新词藻,炒作新概念的。(3)拉大旗作虎皮,比如用明星名人做广告的。
尤其针对明星做广告大家可以发表议论,列举报纸、网上有关名人做广告的评论和新闻,说出自己的看法。
总结:正如一则广告说的,别信广告,信什么?信疗效,信产品的质量。
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谁表现得好?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可从口语表达的要求,对论题证明的过程来评价。
7、提出问题:你认为我们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有意思吗?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商业广告是宣传产品的好方法,在现代社会,我们离不开广告。“好酒也怕巷子深”,不仅商品要广告,我们人人都要做好宣传和推介。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虚假广告害人,提高识别假广告的能力,炼就火眼金睛,明明白白消费,让虚假广告无处藏身,让好产品借广告的东风深入人心!
【教学探讨】
这一堂口语活动课的话题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但广告的真假,以及如何识别则学生大多不太关注。因此,我要求学生提前专门搜集这方面的知识,并在辩论中适时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
⊙设计亮点
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识别真假广告的能力,将语文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充分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使这节口语交际课充满活力。
⊙专家点评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说自己收集的广告词,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广告真假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评价,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突出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识别真假广告的能力和对生活的关注,并融入了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