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那树》高效导学案
作者:xgn024963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07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下)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10、《那树》    主备:罗有志      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老练、简洁的特点。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1、注音并释词
佝偻(    ):                               倒坍(    ): 
萌庇(        ):                           引颈受戮:
 虬须(   ):                                周道如砥(  ):  
2、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二、探究展示:
  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提问: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4、 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6、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他们(伐木的工人)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 
  
7、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三、练习反馈: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这样写?
                                                                             
2.请选取一个外国名人的事例,为第⑧段补充事实论据。
                                                                                              
3.为什么说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4.对第③段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那树》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那树》ppt课件(21页)
《那树》教学反思2
《那树》教学设计11
《那树》ppt课件(22页)
《那树》ppt课件(58页)
《那树》ppt课件(17页)
《那树》pptx课件(28页)
《那树》教学实录(肖培东老师版)
《那树》听课反思
《那树》ppt课件(18页)2
《那树》ppt课件(10页)2
《那树》ppt课件(30页)
《世界上最美的18棵树》图片素材
《那树》课堂实录3
《那树》ppt课件(15页)
《那树》导学案4
《那树》ppt课件(10页)
《那树》ppt课件(23页)
《那树》阅读练习(2013年湘潭市中考题)
《那树》导学案3
《那树》mp3音频朗读
《那树》教案10
《那树》ppt说课课件(21页)
《那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那树》ppt课件(27页)
《那树》ppt课件14
《那树》练习题
《那树》教学实录
《那树》ppt课件13
《那树》同步训练
《那树》ppt课件12
《那树》导学案
《那树》课后题及答案
《那树》教案9
《那树》学案
《那树》教学设计8
《那树》ppt课件11
《那树》教案7
《那树》ppt课件10
《那树》ppt课件9
《那树》教学反思
《那树》读后感(6篇)
《那树》赏析
王鼎钧《那树》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