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4
作者:李卫民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09


                           24 送东阳马生序
                             刘佐乡中学周和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翻译并背诵全文。
           2.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翻译课文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教师板书课题)
正音正字
(kòu)问  (chì) (duō) (sì)其欣悦  负(qiè)(yè)(xǐ)
(jūn)裂  (yìng)人  以(qīn)拥覆  皆(pī)绮绣  容(xiù)
(yè)然   (yùn)袍  (bì)衣
强调学生读一读,最好当堂写一写,真正收到实效。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解词析句
教师指导学生重点掌握难懂的实词(特别是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和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在理解上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无从书以观  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录  天寒  砚坚  送之  不敢逾约  慕圣贤之 无硕师名人与游  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理  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  主人日再食  同舍生皆绮绣  白玉之环
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手自笔录  弗之怠  余因得遍观群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援疑质理  卒获有所闻  主人日再食  鲜肥滋味之享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3.辨析各组虚词的意义
a.无从致书观(连词,来)衾拥覆( 介词,用)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 / 拿,把,介词)
b.每假借于藏书家 ( 助词,的) 走送(代词,指借的书)
     盖余勤且艰若此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门人弟子填室 (代词,代乡之先达) 余则缊袍敝衣处间(代词,代太学生)
d.足肤皲裂不知(表转折)  久乃和(顺承连词)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 热水  今: 菜汤
   走送之 走:古: 跑   今: 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快步走 今: 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有时   今: 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 最终 今: 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借   今:假期
翻译课文
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理解课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朗读背诵
要求学生大声地诵读,切实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
作业
    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整体感知
(一)让学生对照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 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a.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b.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未尝稍降辞色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马君则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
4.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二 )重点研讨
思考题:
1.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
   2.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 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但他们都没有学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艰苦,进而突出学习勤苦。
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目的何在?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表达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
4.找出课文中议论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归结上文,突出勤苦。前者表明勤能补拙,后者表明乐以忘忧。
体验与反思
思考探究
a.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不敢出言。谈谈自己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可以各抒己见,不强求答案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b.你认为作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品质?可以放开谈,要有依据。
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
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讲借书求学之难:借书抄录
    勤: 用心求学之专:执经叩问、俯身倾耳             “以中有足乐者”
    艰: 讲求学跋涉之苦:负箧曳屣、四肢僵劲
         生活艰苦朴素:缊袍敝衣、略无慕艳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
《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送东阳马生序》《李氏山房藏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大唐新语·张嘉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pptx课件(47页)
《送东阳马生序》《与徐甥师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送东阳马生序》思维导图(4张)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例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送东阳马生序》flash动画朗读
《送东阳马生序》《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26页)3
《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送杨寘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与徐甥师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后汉书·王充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国语·叔向贺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2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昌平二模)
《送东阳马生序》《王文恪公笔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后汉书·郑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
《送东阳马生序》《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清朝艺苑》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29页)
《送东阳马生序》《答李几仲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重点词句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11
《送东阳马生序》pptx课件(66页)
《送东阳马生序》《王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2
《送东阳马生序》《明史·张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与元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