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苏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翻译合集
作者:mahaibin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15


《马说》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面,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把他当作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啊!
《陋室铭》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到这里(与我)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活板》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侯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正在印刷,另一块已另外在排字模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准备同一板里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签(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火烧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头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连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弹,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珍藏着。 
《核舟记》译文
明朝有个有特殊技艺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细小圆形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船,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两边各有四扇,共计八扇。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书画的右端,左手轻按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书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着,他们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藏在书画下面的衣褶里。佛印和尚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态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卧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起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念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船工。位于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位于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摸着炉子,炉子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那只船的船底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笔画清清楚楚,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方篆文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刻了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咦,这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口技》译文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一家)大摆宴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宾客相聚而坐。过了一会,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立刻安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声,随即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慰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哼着哄着他睡觉。接着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时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观,微露笑容,暗暗赞叹,认为好极了。
没有多久,丈夫打起呼噜,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隐隐约约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忽然有一个人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声呼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声呼喊。两个小孩齐声啼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声呼喊,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狂叫。里面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呼救声,一齐用力拉倒着火房屋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名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处。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掏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有时)天气非常寒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示尊敬而专心地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寄居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和我在一个书馆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挨冻挨饿的担心;坐在大厦里面读书,再没有奔走的劳累了;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凡是应该有的书皆集中在这里,不必象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物,言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家乡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下)生字词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字词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合集(56页)
天岗湖中学校本教材《新点格作文》(八年级下)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法探讨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ppt课件(50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读本名句选读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阅读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初二)上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翻译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二单元复习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介绍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介绍
我说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语文阅读欣赏《我的爹娘》教学反思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教案
写出生动句子,展现语言魅力——作文指导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背诵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合集(2)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所有课文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单元阅读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精彩演讲》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2009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