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 >>
中考复习--巧做语言连贯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24


中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连贯题是一种经常出现的题型。这种题变化多端,是大多数学生,甚至是一部分尖子生的失分重地,好像必须有相当好的文字感受力才能顺利完成这道题而不丢分。这里我介绍一下自己的一点研究心得,让大家轻松拿下这道题。

我的研究可以简称为“数空法”,也就是由题干中出现的横线的数量研究出题的目的,以及判断做题的策略和方法。

一、一个空-----从内容上考察-----对应法。

如果题干中只有一个空,一般会要求考生把几个词组或短句填进这个空中,那就存在几个内容的次序问题。次序由什么决定?其实考生无需害怕自己社会知识不丰富,文学感受力不强,只需认真阅读横线前后的文字内容就可以了。题干中横线前或后一定有比较长的句子,并且句子中提到多个内容,仔细研读句子中的几个内容,按照此内容的顺序,将备选内容一一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例1(2010年北京市中考第4题)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

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                      。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此题答案为B.

文中第一句话是混淆内容,只是指出了目的,第二句话才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目的(这一点由写一句中的“这”字也可以判断出)。目的分别为“相关政策”、“保护环境”“保障权利”,那么为了分别达到此目的,应该对应选择③\②\④项,①选项是最终的结果。

 

二、两个空----从语法上考察----逐一破解法。

如果题干中出现两个空,一般来说是考察考生两种不同形式的语法知识。选项中会给出两个空各两个答案。并把这四个答案交换组合。可以先锁定其中一个(自己感觉把握大的),选出正确答案,这样就可以排除掉其中两个选项,已经拥有50%的正确率了。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做第二个。

那么一般会考察哪些语法知识呢?短语,考察短语类别,句子中出于语式的需要一般要求短语结构前后一致,比如说前面说干净的玻璃,后面要接着说整齐的桌椅,前后一致的偏正短语使句子读起来顺畅。句子,一般会考察被动句与主动句,考生须观察横线前的主语和选项中的动词,判断此处为主动句还是被动句。

 

    例2(2008年海淀区一模第5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                   。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

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C.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

D.于电杆之上攀爬,检修线路         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此题答案为 B

先确定第一个横线所填内容。AB为一组,CD为一组区别在于AB的“,”之前的内容“攀爬于电杆之上”为动宾+介宾短语,而CD“于电杆之上攀爬”为介宾短语+动词,观察一下横线上文“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即可知“攀爬于电杆之上”与“徒步于深雪之中”结构一致;排除掉CD项之后再看横线2的备选项,A“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为被动句,B“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阴影”为缺少主语的主动句。阅读横线2上文“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句中已经有了主语“他们”,并且下文内容的主语还是一致的,所以最后确定B 为正确答案。

 

三、N个空----从衔接上考察----瞻前顾后法。

如果题干中出现多个横线,这反而是最简单的一类题。因为一般来说,考生只要认真阅读一下横线前后的文字内容,比较一下几个选项的区别就可以判断出答案了。如果遇到某个空有疑问,大可不必慌神,先跳过此处,先确定有把握的答案,最后用排除法完成就可以了。

例3(2009年昌平二模第5.题)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耕耘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          ; 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了          。

A.一个希望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B.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C.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D.一个希望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此题答案为D

别看这道题中有四个横线,但是难度其实不大。横线一应该对应前面的“奋斗”,横线二对应“耕耘”,横线三对应“旅行”,横线四对应“微笑”。这四个中最容易确定的可能是“旅行---风景”、“微笑---快乐”,再回首前两个答案就可以出来了。

 

四、无空。

还有一类学生最发憷的大排序题,题干中给出4个以上完整句子要求排序。考试时时间短,任务紧,没有时间像平时一样精读细想怎么办?依然有办法。第一步,先把几个句子中句首就出现的代词(如这,那,它)、关联词(如所以、而且、但是)划出,这样的句子是不可能做第一句的。做完第一步后观察一下四个选项看能否排除掉若干。第二步,把几个句子按内容做一下分类,观察关系比较密切的句子。第三步,在句子之间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字、词,称谓,寻找它们的前后衔接关系。

 

例4(2010年海淀区初三年级期中考试第6题)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

②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

③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④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

A.②③①④    B. 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 ②③④①

此题答案为B

第一步,第④句句首有“然而”,可知它绝不会是第一句;第二步,①④所谈内容均为“语言”②③ 均为文学的创作和鉴赏,CD项可以排除;第三步,①“语言的功能”④“语言的表现力”内容相同,是前后衔接,“然而”一词显然为转折作用,所以顺序应为①④(这一步可以省略,因为AB项中均为①④)。一般说来,都应该是先创作后鉴赏。况且④中的“语言大师”和③句中的“中国的文学家”一致,应为前后衔接连贯。故最后答案为B.

 

当然,凡所谓规律只是针对大多数题目,在具体试卷中还会出现个别现象,我的归纳也当然会有不尽之处,还需要考生们在完成具体题目时综合、灵活地运用以上几种方法,仔细阅读、琢磨题干中的文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积累与运用(147份)
中考复习:语言运用和说明文选择题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积累与运用(133份)
常见修辞格之一比喻ppt课件2
中考常见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词语
短语及短语的类型ppt课件(13页)
句子仿写及拟写对联专项复习
语法专题加强训练
短语专题讲座ppt课件
赏析句子的方法
中考复习之提取句子的主干ppt课件
仿写指导ppt课件(20页)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复习pptx课件(58页)
中考语言实际运用原创题命题
修辞专题(19页)
2020年东安一中高考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连贯ppt课件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创新题
语言的实践与运用:仿写ppt课件(32页)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句子成分ppt课件(13页)
句子成分ppt课件
专题:压缩语段(新题型)ppt课件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划分句子成分pptx课件
短语练习题
中考复习:修辞手法专项训练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扩展、压缩、句式、修辞、标点
中考复习课:句子的仿写ppt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修辞手法ppt课件
2017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pptx课件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积累运用试题汇编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积累与运用汇编
2016年全国中考题分类解析——仿写、对联及标语
2016年全国中考题分类解析——修辞手法
2016年全国中考题分类解析——句子的排序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分类汇编——句子的衔接
排序题(11篇)
词语知识复习ppt课件(95页)
初中词性、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讲解及练习
2017届中考语文仿句专题练习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仿句练习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以及答题方法
中考复习语言运用——补写ppt课件及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