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亡人逸事》课外拓展阅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8-09


   《亡人逸事》课外拓展

 
《背影》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蹒跚”说明步履不便,“探”“攀”“缩”说明吃力,集中描写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看到上了年纪的父亲不辞辛苦的为 自己买橘子,我怎能无动于衷呢。

  行动方便的坐着等,而行动不方便的却去买橘子,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

 

巴金《怀念萧珊》(节选)

  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痛苦地想,难道给关了几年的“牛棚”,真的就变成“牛”了?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象冻结了一样。我索性放下笔,什么也不写了。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个愿望总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吧。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

  在我靠边的几年中间,我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她也同样受到。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退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了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那里只有一人值班,不敢管。当着民警的面她被他们用铜头皮带狠狠地抽了一下,给押了回来,同我一起关在马桶间里。

  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有时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

  她也有这样的想法:她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对我的压力。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果只苦了她自己。我看见她一天天地憔悴下去,我看见她的生命之火逐渐熄灭,我多么痛心。我劝她,安慰她,我想把她拉住,一点也没有用。

  她常常问我:“你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解决呢?”我苦笑地说:“总有一天会解决的。”她叹口气说:“我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了。”后来她病倒了,有人劝她打电话找我回家,她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她说:“他在写检查,不要打岔他,他的问题大概可以解决了。”等到我从五•七干校回家休假,她已经不能起床。她还问我检查写得怎样,问题是否可以解决。

  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的耳边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的确,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我们要分别了。”

  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

  作者的这篇悼念亡妻的散文,记述了妻子在“文革”中因受自己的牵连而遭罪,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默默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夫妻俩在那段日子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以及互相鼓励着希望摆脱厄运的深切愿望。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这正是这一作品充满感情色彩,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的重要艺术因素。《怀念萧珊》于朴实无华人叙述之中凝聚着巨大的情感内容,特别是文中关于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的互相勉励和萧珊去世后的情景途述,蕴含着无尽的辛酸和对故人的怀念,极具艺术力量。“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散文结尾的这段叙述把作者对妻子的至爱这情以及散文特有的如泣如诉的情调表达得淋漓尽致。

  平实、朴素的写法表现在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夫妻俩的一个姿态,两三动作,几句话语,在作品中稍加勾勒和点染,人物形象便顿时跃然纸上,在读者头脑里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秦牧曾说过:“如果一个散文作者不敢流露自己的感情,不敢用自己的个性语言来讲话,这样的散文,艺术感染力就会降低。”巴金散文感情色彩浓烈,它没有雕琢的文字,不采用华丽的词藻,追求自然朴素的美。

散文的细节描写。越是细微的事物,越具渗透力,生活中能带给人心灵慰藉的琐事和瞬间是很多的:夜里突然醒来,发现妈妈正轻手轻脚地给自己盖被子,商店里先我一步出去的人依然手拉着门直到我走出去才轻轻放手等等,有一些细微的关怀,同样有着无比尖锐的渗透力,让坚硬冰冷的心,瞬间暖透。如果你觉得不快乐,那只是因为你不会于细微处寻找人间的真情,如果你会,即使有压力有困惑痛苦,依然会快乐如花。

引申到写作

没有细节的文章是没有味道的,我们同学写人写事总是很笼统宽泛,比如写天气冷,写好冷 很冷,到底怎么冷法呢?风吹在脸上象针扎,冻红的双手不听使唤,双脚无知觉的走着,这让我们想器冬天的感觉,自然能体会了,要让你的文章告诉读者是怎么一回事。

同学可以想想生活中那些细节感动过你 ,用你的文字把他表达出来。主题就为“你身边的人”。

一篇《亡人逸事》短短两千多字,没有肝肠寸断的感情喷涌,没有如泣如诉的哀婉,但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分明可以感到欲哭无泪的沉甸甸的 悲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亡人逸事》读后感(2篇)
《亡人逸事》教学实录
《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导学案
《亡人逸事》ppt课件6
《亡人逸事》学案
《亡人逸事》教案5
《亡人逸事》ppt课件5
《亡人逸事》练习题
《亡人逸事》ppt课件4
孙犁《亡人逸事》课文阅读
《亡人逸事》ppt课件3
《亡人逸事》说课稿
苏教版《亡人逸事》ppt课件2
《亡人逸事》课堂实录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4
《亡人逸事》教案3
《亡人逸事》ppt课件1
《亡人逸事》教案2
《亡人逸事》教案1
《慢慢走,欣赏啊》教参(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林黛玉进贾府)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