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蜜蜂》教学设计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8-2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上册
                 14  蜜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试验  闷了好久  推测  几乎  阻力    尽管  陌生
2、在课本相关字词旁边标注加点的字意思
推测  准确无误  逆风而飞  超常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 推测  激动     反: 陌生  减少
4、朗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查资料等(常规预习内容)
【在小学,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区别不同的年级选择适当的内容安排学生课外自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减轻了课堂教学压力,有利于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在“刀刃”上。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围绕课堂阅读教学,区别不同年段,在课前安排了预习,课后安排了延伸练习。课前预习内容因年段而异。低年级课前主要进行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一年级上学期一般在课内进行),在学会了查字典以后还可以给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照字典标注拼音与给汉字注音有区别,平时,安排学生标注拼音,有助于学生掌握拼音)。中高年级还要了解、标注一些字词意思,有的还可在课前查阅有关作者、课文写作背景及某方面知识的资料。课文前“预习提示”也应在课前完成。以上所提的是基本的预习要求,课前预习内容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学校可结合本地区和学校教学实际,编印一定分量的预习题,长期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必将加强学生语文基本功。】
 
预习课(20分钟)
主要任务:检查预习初读课文,准备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题引入
1、引入:学习了《花钟》,我们对花有了新的了解,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蜜蜂》(板书课题),看对这种小动物又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了解作者: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示简介:
(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四年级我们还将学习他写的《蟋蟀的住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引入:请一行的同学读课文。他们读错了,自己有没有发现,大家随时说出来帮助他们纠正。
2、学生依次读课文,教师在学生读完相关自然段后随机叫停,正音,了解预习中词语意思等:学生读完有关自然段,依次提问、补充介绍或了解一些有关内容。
(学生课文读得如果一般,则鼓励学生,我们下面还有机会读课文)
【承接课前预习,课堂阅读有个以检查课前预习(含引入)的预习阶段,也可称为初读阶段。结合课文阅读教学要求,这个阶段一般主要安排:1、随机指定一列(或一行)学生朗读课文,每个学生一般读一个自然段,由指定这些学生读完全文,也可称开火车朗读课文。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朗读课文,不同的课文用不同列的“火车”朗读,全班同学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都有机会展示朗读情况,即使轮到一些朗读水平特别差的同学,也要给他一定的朗读机会,读的差时,可读少一点内容,甚至只读一、两句话,随着他们朗读水平提高,适当让他们多读一些,有了读的机会,有利于促进他们朗读水平甚至语文水平的提高。以开火车的方式检查,也体现了面向全体的要求。在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读音错误,全班学生可即时帮助纠正。这样安排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听读,便于学生交流。时过境迁,教师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在有关自然段朗读后引导学生明确一些学生容易读错字的读音,了解一些字词意思等。有些字词意思相对固定,如“准确无误”一词中“误”的意思、“逆风而飞”中“逆”的意思等,可在预习阶段了解,有些字词意思需要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了解,如“推测” 等则需要在精读阶段学习。2、了解学生预习其他内容情况,学习非重点段,为精读扫清障碍。在低年级,预习阶段还要突出识字训练。 】
2、默读课文,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为了证实蜜蜂(              ),做了个试验,得出了(                  )的结论。
(板书:试验——目的  过程    结论)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读读找找哪几句写了他试验前的准备,都有哪些准备工作?找相关的语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后出示:
捉蜜蜂(在家里、二十只)——装纸袋——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四、作业: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预习课板书
14、蜜蜂
法布尔 
试验——目的  过程  结论
 
 
                  精读课(40分钟)
主要任务
    精读课文,完成本课主要教学任务。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蜜蜂》,上节课我们用了20分钟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知道(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为了证实蜜蜂(              ),做了个试验,得出了(                  )的结论。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通过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我们还了解了法布尔做试验的初步过程(出示):
捉蜜蜂(二十只)——装纸袋——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2、请大家根据提示练习说说这个试验的过程。指生说说这个试验的过程。
3、讨论:这样安排对证实蜜蜂辨别方向有什么好处?
(1)在自己家花园里捉来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便于观察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
(3)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了解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4)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距离足够证实蜜蜂是否认识回家的路
4、从这些做法中,你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么样的人?
(周到、周密、全面等)
5、让我们随法布尔去看看那些被放出来的蜜蜂吧(出示:)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指读,指读 去掉“好像”读,再依次去掉“几乎”“大概”读。(作者的用词非常准确) 
三、学习第3、4、5自然段
1、在放飞蜜蜂后,作者想了什么?在回家路上呢?
(出示:)
在回家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为什么我这样推测呢?默读课文,结合作者的试验过程以及试验后观察到的现象找找我推测的依据。(远,闷在袋子里,起风)
3、放飞蜜蜂后,作者进行了一连串的想象和推测,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
4、蜜蜂到底回来了没有?(出示)
没等我进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在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居然小蜜蜂比法布尔回来得还要快,真厉害。小女儿心情怎样?(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 那么就请你带着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读读有关部分。感情读,再现当时情景。写这样文章,很容易写枯燥,这部分很生动、具体,吸引读者,值得借鉴。
5、面对回来的这两只蜜蜂,引发了作者那些思考。朗读了解。
(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蜜蜂仅仅飞回来两只吗? (不是,第二天,我又发现15只飞回来了。)
2、看到归巢的蜜蜂,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出示: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朗读,体会感情。去掉关联词,表达效果不如原句。
3、小结:听说得到了证实。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当20只蜜蜂里,有17只蜜蜂飞回蜂巢时,作者做出了怎样结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2、通过试验,作者证实了蜜蜂的确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蜜蜂为什么能辨认方向,作者到最后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了吗?作者确实也没有搞明白原因,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3、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到底靠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下课收集资料,多多学习,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4、对结论和全文有疑问吗?
六、总结
1、谈学习本文收获。
2、回读全文,加深体会
七、作业: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提示,留心观察一些小动物,看有什么新发现,准备口语交际时与同学交流。听写本课的词语
八、(机动) 听写后自批自改
 
精读课板书:
14、蜜蜂
法布尔       
试验——目的 过程 结论
  副板书   准确  具体  严谨  求实  观察  思考
 
练习课(20分钟)
【这个20分钟的教学安排为一节短课,从内容看,它与阅读教学密切联系,但也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相关。是对阅读教学的巩固,对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准备。阅读教学中的预习课、练习课一般均按20分钟安排,这样便于教学管理。】
主要任务:巩固练习及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回读全文,感受蜜蜂辨别方向本能,感受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听写本课生字(机动,视前两课完成情况而定。如果完成,这部分时间分给一、二两个环节;如果没有完成,则适当减少第三环节内容)
三、初步交流上课作业1内容,为本单元口语交际具体说、习作时具体写打基础。)
   【单元阅读教学与单元口语交际、习作相结合】
   【在精读阶段之后,可安排课堂阅读练习阶段。练习阶段的教学相对于精读阶段而言,操作难度不大,以巩固精读阶段阅读内容为主,类似平时练习,因此称练习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主要安排:1、检查听写上一课生字。2、深化读背练习。3、赏评随文练笔等。我们很多课大都按这种结构安排,一些篇幅较长的课还进行特殊安排。将练习阶段分散安排在精读阶段之后。本课可安排2课时共80分钟,不超过本课应有教学时间。】
【我们结合年段、教学要求、课文篇幅等因素确定每篇课文的课堂阅读教学时间,并努力减少每篇课文阅读教学总课时,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实际上,我们的大多数课文阅读教学安排已突破了小学课堂40分钟时间限制,实行长短课结合,长课为一课时,短课为10—2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可有多种类型:①预习(20分钟)→精读(40分钟)→练习(20分钟)②预习(20分钟)→精读(一)(40分钟)→精读(二)(40分钟)→练习(20分钟)③预习、精读(40分钟)→练习(20分钟)④预习(20分钟)→精读、练习(40分钟)⑤完整的1课时⑥完整的2课时⑦完整的3课时等。短课其余教学时间安排语文单元其他教学内容,充分适应了语文单元教学课型多样化而课时有限的实际,有利于整合语文单元教学内容。相应地,我们的阅读课教案也进行了改进,分预习、精读和练习三个不同阶段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再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应课堂教学时间。教案中一般不再标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而是标注“预习”、“精读”、“练习”环节及时间(分钟),我们还结合任教班级语文学科课程实际安排通过单元目录教案进行与语文学科其它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实现整合语文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教学模式,浓缩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蜜蜂》课堂实录
《蜜蜂》练习试卷
《蜜蜂》ppt课件(10页)
《蜜蜂》课文原文阅读
《蜜蜂》教学反思
《蜜蜂》说课稿
《蜜蜂》课堂实录
《蜜蜂》ppt课件4
《蜜蜂》ppt课件3
《蜜蜂》ppt课件2
《蜜蜂》ppt课件1
《蜜蜂》教案4
《蜜蜂》教案3
《蜜蜂》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