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六年级上 >>课文练习 >>
《科学24小时》练习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06


《科学24小时》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田志伟。

⒈如何理解课题的含义:题目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了科学24小时: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24小时的由来及特点、规律,这是有关“24小时”的科普知识;二是从人们应如何科学地、正确合理地安排、使用“24小时”,是阐述24小时的相关哲理的。

⒉第①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A描写;B拟人、比喻;C、形象地揭示出宇宙普遍性的规律:运动,以及永恒的迷离的运动相伴的时间;D、为下文说明对象铺垫了一种神奇迷离的氛围,并强烈地吸引读者的兴趣。

⒊如何理解第④段的“今天”“明天”“今年”“明年”……“公元前”“纪元后”?这是几组相对的概念,暗示着时间的永恒性和时间流转的飞逝,有提醒人们把握时间,珍惜时间之意。

⒋文章的第⑦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⒌理解下列语言:①宇宙间,似乎一直就在奏鸣着一种永远不会终了却又听不见的奇妙乐曲。准确地表达运动、时间的特点及其永恒性、迷离美。②她总是那么勤劳、愉快、默默地载负着人类……(加点词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比拟地球的?)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地球以人的品德、感情、做事的态度。

⒍《科学24小时》既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⒎第⑥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A拟人,排比;B生动的语言,使文章摇曳多姿,给文章增添了许多文学性、趣味性。

⒏第⑦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列数学;总结上文“24小时”的科普知识,过渡到合理、科学地认识、对待24小时的哲理探讨。⒐写出三句惜时的名言或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科学24小时》教案4
《科学24小时》说课稿
《科学24小时》ppt课件5
《科学24小时》教学设计3
《科学24小时》ppt课件4
《科学24小时》ppt课件3
《科学24小时》学案
《科学24小时》ppt课件2
《科学24小时》教案2
鲁教版《科学24小时》ppt课件1
《科学24小时》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