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考题展示 1.(2012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2.(201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考向分析 2011年的诗歌鉴赏题选的是清朝纳兰性德的词《蝶恋花•出塞》,设两问,第一问: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赋3分。这一问考查对诗歌特点的把握与评析能力,要求能从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入手,关注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全方位地评价其特点。第二问: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赋4分。这一问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要求能够找准赏析点,掌握鉴赏术语,结合诗歌分析。 2012年与前两年略有不同,选用两首诗歌作为阅读材料。一首为唐朝钱珝的《未展芭蕉》,一首为金朝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第一题找两首诗的共同点“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赋2分。第二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