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综合写作指导 >>
记叙文写作:意在笔先,为文之要
作者:yuyan12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07


会员:yuyan12 友情提供

记叙文写作:意在笔先 为文之要

    从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看,高一年级的作文训练多偏重于记叙文。大多数高中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潜力。北京大学的刘锡庆先生甚至“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他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从高考阅卷反馈的情况看,记叙文获得高分的比例远高于议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何永康教授多次挑明了说过:100个考生写议论文,有1篇“优秀”就不错;而100个考生写记叙文,往往会有三四篇“优秀” 
  因此,本文主要谈谈记叙文的写作问题。 
  记叙文的写作同样是千头万绪的: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细节……本文主要谈谈立意问题。 
  一、立意在记叙文中所占的位置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曰:“语之所贵者,意也。” 
  王夫之更是把文章的“意”比作三军之统帅。 
  文论大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这样说:“古人意在笔先,故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手忙脚乱。”就是说想好了再写就会从容不迫,写起来再想就会顾此失彼。 
  著名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有言:“作文之术,诚非一二言能尽,然挈其纲维,不外命意与修辞二者而已。意立,而辞从之以生;辞具,而意缘之以显。二者相依,不可或离。”说的就是只有中心思想确定了,才能有可吐之言;有可吐之言,才能谈到语言的修饰。而参照唐代文人李翱的“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的卓见可知,虽然“命意与修辞”“二者相依,不可或离”,但是还是要先考虑立意。 
  可见,立意往往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成败! 
  我们知道,作文本质上是一种交流,而交流的好坏成败,取决于技巧,更取决于态度和内容。如果你的作文态度不诚,内容不善,外形不美,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而立意是内容的关键。 
  立意的新颖与否,深刻与否,高远与否和智慧直接关联。善于感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大自然,是一种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难得!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这为你所捕捉住的“风景”“灵魂”就能够作为你文章的立意。 
  二、记叙文的立意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信马由缰,缺乏立意意识。古人云:“文以载道。”如果把“道”从儒家思想的层面泛化为文章的主题,可以知道,大凡做文章,都是要有所寄寓,有所承载的。所谓作文,就是和读者分享自己的思想、感受、体悟的。因此,信马由缰,不知所云是为文之大忌。 
  八面出击,立意杂多混乱。这是立意问题上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在一篇文章中企图表达杂多的思考,因而显得混乱。既然作者抓不住中心,读者自然也弄不清该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八面出击的结果,其实是“一面”也不能“击破”。 
  聊胜于无,低幼倾向严重。在高考阅卷点反馈的信息中,作文的“低幼化”是个高频出现的主题词。身为高中生,全然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神采,也鲜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在文章中表达的多是微小情感、琐屑体悟,少见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主题也算是有,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是非不清,表达不良情感。也许和识见所达到的层次有关,也许受“另类作文”思想的影响,对所叙写的事情所流露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不很恰当甚至很不恰当,是非界限不清,甚至还表达了不良情感。诸如不管什么情形,对欺负自己的人要采取“直道”而非“恕道”;因为林则徐等名人也受贿,所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家都不要“廉”,等等。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熙载也说过:“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就是说,确定主题,如果没有高远出众精深周密的见识,就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而要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就一定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高超卓绝的见识。有了高超卓绝的见识,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识”从哪里来?博览群书是一个重要途径。 
  训练提炼剪裁的技巧。“桐城派”大家姚鼐在《惜抱尺牍》中写道:“古人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这“一定”与“无定”实际上还是说写文章是有“法”的。因此,训练提炼剪裁的技巧对解决立意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春秋左绣》宣公十二年评语中论及文章的“十要”:步步联络,各成片断,两两相对,宾主互用,整散相配,错综变化,提清线索,布置安详,收束严重,立言得体。于忠善先生以为,“十要”之中,线索非常重要。因为没有线索就谈不上联络,片断、宾主、变化、整散等都要支离,当然更谈不到布置安详了。而线索或是一人,或是一事,或是一理,或是一物。总之是个“一”字,要“一”以贯之。而你为什么写这个人,叙这件事,明这个理,状这个物,潜藏在“为什么”后面的就是你这篇文章的主题。 
  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依笔者的体会,一旦运用了发散思维,许多问题都能化难为易。譬如我们就“沟通”构思一篇记叙文,可以写“沟通的外延”问题。诸如语言的沟通,行为的沟通;心理的沟通,生理的沟通;信息的沟通;思想的沟通……可以写“沟通的前提”问题。诸如人格平等,胸怀博大,智慧超群……可以写“沟通的方式”问题。诸如书面交流,电话联系,面对面交谈,通过中介人……可以写“沟通的环境”问题。诸如国家领导人之于联合国之类的“峰会”场合,师生之于教师办公室或教室,生意人之于茶楼酒馆,情人之于咖啡馆……可以写“沟通的对象”问题。诸如人与大自然的沟通(与青山对话,和流水交流……);人与动物的沟通(我对小鸟说,与猫面对面,和孔雀零距离……);动物与动物的沟通(龟兔赛跑新编,猫与狗的亲密接触,老虎和狮子的强强联手……);动物与植物的沟通(小鸟与森林的情谊,蚕对桑叶说……);大自然与大自然的沟通(绿水与青山之间,阳光和绿叶之间……);甚至还可以写自己与自己的沟通(不是有人说“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吗!通过自己与自己的沟通,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可以写“沟通的结果”问题。你可以为沟通大唱赞歌;殊不知,沟通也有负面的效果,譬如坏人在做坏事前也是要进行“沟通”的,这样的“沟通”是勾结,是密谋,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总之,成功地解决了立意问题,就是抓住了记叙文写作的“牛鼻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作文结尾的写作技巧
初中常见应用文格式及范文
作文技法(86页)
作文黄金五段法,助你考场作文告别低分
如何使作文更有文采
读后感的写法
作文如何开头
考场作文写作口诀
作文写作基本要求
让作文丰富起来
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
写作中最常见的12种标点错误
比喻句的作用
小说创作应该有怎样的开头和结尾(一)
高分作文中最常用的30个句式
如何修改作文
作文阅卷:十秒钟里有乾坤
工整书写就是提高分数——判卷结束话写字
环境衬托佳例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作技巧:作文如何结尾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写作技巧
百位作家谈写作
议论文文体知识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五步成文法
写作指导:揭题十三法
关于作文中题记的使用
写作指导:如何扮靓自己的作文,从而取得高分
作文不用愁~语文名师揭秘写作十大技巧
作文:画龙如何点睛
作文指导:打造亮点,点燃智慧,获取高分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
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开头、结尾摘抄专题整理
作文技法指导文章合集(104页)
作文开头五法
初三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如何移花接木,一材多用
思辨性作文指导
满分作文6大原则
让日记为写作开源导航
写文章口诀
怎样写日记?(8页)
小说三要素是什么
记叙文的六要素及记叙文优秀范文
作文指导:作文与语言
例析散文开头常用的几种方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