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丰子恺《阿庆》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丰子恺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阿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航海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跳着一但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只打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内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前简单的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
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原载1983年2月9日《文汇报》 略有删减)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
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 :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
他没有其他嗜好,吧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
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
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
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值得废然而罢”,也有
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13.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4分)答:              
 14.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
点。(6分) 答:                                                       


答案:


12. BD
13.答案要点:
    ①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
    ②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众人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他的演奏技艺高。
    ③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
    (如有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14.探究要点:
   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
   (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标题: 丰子恺《阿庆》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件大小: 5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丰子恺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丰子恺《西湖船》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湖畔夜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生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胡桃云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塘栖》阅读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九江印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光的诗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两场闹》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儿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大账簿》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阿咪》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看野外剃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梦痕》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野外理发处》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梵高:情之热烈心之悲悯》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绘画之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蜜蜂》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写生世界(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梧桐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闲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悼夏丐尊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吃瓜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我的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我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杨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美与同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人故事:丰子恺是个慈父
丰子恺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