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阅读练习及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9-30 |
16、小说首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17、“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
18、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清兵卫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8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侧面描写(对比、反衬)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塑造清兵卫的形象。
B、“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带有小孩子的贪玩,为后文父亲的骂、揍做了铺垫,也正是父亲的及时教育才引导清兵卫最后走上绘画的正确发展轨道。
C、清兵卫在修身课上因为偷偷摩擦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小说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写了这个教员的爱好,使小说的悲剧气氛降低了,反倒多出点耐人寻味的意味。
D、清兵卫用一毛钱在摊子边买来的很普通的葫芦,最后竟被卖到了六百元,作者用戏谑、夸张的手法写出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反衬了清兵卫与老年校役的无知。
E、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普通生活场景出发,以自然的语言风格讲述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答案:
16、本文首段用简练自然的语言概括全篇,把整个情节线索勾勒出来,(2分)但惟独留下一个缺省——“这件事”,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2分)
17、①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是叙事的焦点:清兵卫痴迷葫芦、清兵卫发现葫芦、清兵卫上课玩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始终没有离开葫芦;③“葫芦”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④深化主题,葫芦的最终归宿是对他父亲和教员的无知与粗暴进行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进一步深化主题。(答对第一点给1分,其它三点观点和分析各给1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18、(4分)主题:本文通过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老师和家长扼杀的故事,(1分)表现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粗暴扼杀,(2分)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同时呼吁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个性健康发展(1分)。
启示:①从小说中教员与父母角度看,老师家长应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能以权威压制孩子的发展(2分)。小说中清兵卫对葫芦富有天赋般的痴迷,却没有得到教员、家长的认同,相反却遭到教员的训戒和来自父亲的揍骂,扼杀了孩子的审美天性。
②从孩子的角度看:对自己正当的爱好兴趣,要敢于去争取,维护,并勇敢的坚持下来。(2分)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了,令人感到悲哀!但更令人悲哀的是,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放弃爱好,并且毫无怨恨。一个曾经有着天才般独到审美力的孩子,可能会没有了甚至永远地消失了自己的创造火花。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主题理解正确给4分,启示观点明确2分、陈述分析合理2分)
19、BD (B“也正是父亲的及时教育才引导清兵卫最后走上绘画的正确发展轨道”错。D“戏谑、夸张的手法”错,“反衬了清兵卫的无知”错。)
| |
| 标题: |
《清兵卫与葫芦》阅读练习及答案 |
| 文件大小: |
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