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读后感范文 >>高中读后感 >>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0-08


    人性,古往今来一直石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有人说人性本恶,有人说人性本善。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大奸大恶、泯灭人性者有之;危难关头昭显人性光辉的也不乏人在。人之善恶,与其归结为人的本能,还不如将其归为社会的导向。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着自我意识的个体,又同时是这个大千世界的一员。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时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行为。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求“光明”的,我们宣传“拾金不昧”的精神,赞赏“助人为乐”的行为,希望营造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社会。但,人心又是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能过的比现在更好,期待得到而吝啬付出——这是人最大的“原罪”。在社会上充斥着金钱至上的风气时,我们不得不屈从于物质利益之下,追逐那飞舞于空中的“票子、房子、车子”,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不舍和牵绊。真正的视名利如粪土,在名利前保持自我,坚守信念,宁可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人,又有几个?!

    饥饿艺术家死了,死于他所信仰的饥饿艺术,他的尸体也被草草的埋葬,取代他的,是一头生机勃勃的黑豹。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头黑豹周围却观者众多,和饥饿艺术家表演时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饥饿艺术家表演的是艺术,纯粹的艺术,但可悲的是,这艺术始终只有饥饿艺术家本人理解和坚持——“只有他自己才是对他能够如此忍耐饥饿感感到百分之百满意的观众。”但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观众,并不是真正的在欣赏他的纯粹艺术,而是在欣赏他的才艺表演。在观众眼中,一个人不吃不喝能忍耐四十天简直是天方夜谭,所谓的饥饿艺术表演和马戏团的表演无异。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中,饥饿艺术家如同殉道者般用他所追求的饥饿艺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可悲的是,就连同他的这一行为,最后都未能被任何人所理解。在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不被任何人所理解的艺术,它还能被称为艺术吗?”

    卡夫卡自己说过:“倘若心中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但以唯物主义理论而言,精神源于物质,我们唯有满足了我们的生理需求,才能进一步的去考虑精神需求。艺术是崇高的、可贵的,但离开了艺术我们仍能生存,但相反离开了物质支持,我们却只能像饥饿艺术家一般饿死。

    现在的社会是可悲的,物质战胜精神,许许多多高贵的品质如同饥饿艺术家一般,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消逝于世间。我们是悲哀的,因为我们没有了所能坚持的信念,除了金钱,我们已经不知道还能去信仰什么。我们歌颂爱情,因为现实中我们缺乏爱情;我们赞赏友情,因为我们每天忙碌于水泥丛林之中,心与心的距离却是好远好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变形记》读后感
《齐桓晋文之事》读后感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读后感
《诫子书》读后感(2篇)
《窗前的树》读后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后感
《促织》读后感(4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读后感(2篇)
《电脑神童盖茨》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2篇)
《炮手》读后感
《白发的期盼》读后感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后感
《安东诺夫卡苹果》读后感(2篇)
《精神的三间小屋》读后感(3篇)
《封锁》读后感(2篇)
《辛德勒名单》读后感
《定风波》读后感
《湘夫人》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2篇)
《读书人是幸福人》读后感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读后感
《望海潮》读后感
《采薇》读后感
读巴金《家》有感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悬崖边的树》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2篇)
《囚绿记》读后感
《饥饿艺术家》练习题
《饥饿艺术家》ppt课件3
《饥饿艺术家》ppt课件2
《饥饿艺术家》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