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的树》教学设计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26 |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列宁格勒的树》 (1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标出疑问之处。
2.收集整理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者的内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研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熟读文章,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把握文章的主旨。
2.感受和学习列宁格勒人民的高贵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评价任务:
1.较好的完成预习任务:收集整理背景资料,熟练识记字词。
2.学习以树衬人,写树颂人及对比在文中的应用。
3.感受和学习列宁格勒人民的高贵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围城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场战役叫什么吗?
生答——列宁格勒战役,或列宁格勒保卫战,也叫列宁格勒围城战。
下面请1-2位同学介绍一下列宁格勒保卫战,学生介绍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文字: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围攻全面结束。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包围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列宁格勒被围困时间长达900天,该市共约64.2万人饿死和冻死,2.1万人死于德军的空袭和炮击,但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战,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胜利。
| |
| 标题: |
《列宁格勒的树》教学设计3 |
| 文件大小: |
163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