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古从军行》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16


一、教学目标: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注意这首诗借古讽今的技巧和叠词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方法

(一) 导入新课

让同学回忆学过的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由此引出古从军行。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二)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

(三)总体感知  1播放录音    2  齐读      3 解读全诗

板书

           从军生活:望烽火  饮马 → 紧张

            环境:   风沙暗  公主琵琶  →恶劣 凄凉 艰苦     →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              无城郭  连沙漠   

                      夜夜飞 双双落                                                                

(四)重点难点 

诗人用音节和叠字表现巨大的讽喻力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五)理解升华

1 边塞诗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①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②.表现战士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将士英勇威猛的赞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 白 )

③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表达对战士及其家属的同情。

誓扫凶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

④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

2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等效果。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结课 

所以,古从军行在感情上有③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表达对战士及其家属的同情。④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在艺术手法上有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4.用典故。同学课下熟读诗歌,背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古从军行》mp3音频朗读
《古从军行》ppt课件2
李颀《古从军行》ppt课件1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和译文
《古从军行》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