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苦斋记》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27


苦斋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植物之,其味皆苦。        中:中间。 
B.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倚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C. 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坐:安坐。 
D.运穷福                      艾:尽,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剑溪之水出焉                  得其尤绝者家
B.其槚茶亦苦常茶              海运则将徙南冥
C.樵歌出林,则拊石和之        死有知,其几何离
D.刘子闻而悟                  父母者,人本也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苦乐相生”的一项是(   )
①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②其槚茶亦苦于常茶。 ③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④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⑤彼之苦,吾之乐。    ⑥彼之乐,吾之苦也。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⑤
4.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与景与后一部分的情与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明确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
5.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
译文:                                                                     
②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译文:                                                                     
③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译文: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②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 。
 
7、回答下列问题
①、孟子的原句是                    。此句出自我们读过的课文《                    》。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下句的成语是                    。
③、“而勾践以尝胆兴”与成语                    相应。
                                           
游沙湖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往相田,得疾 相:观察
B.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了:了解,明白
C.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最终
D.是日剧饮而归 剧饮:痛饮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D.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用“全石以为底”中的“以”和“为”的意义或用法推断下列粗体字的意义或用法。(2分)
   (1)以纸面字 (2)以手为口 
11、找出文中的两个第一人称代词。(2分)
   
 12、翻译句子。
   予买回其间,因往相田而得疾。

 
 
 
 
 
《苦斋记》参考答案
1.A。A中:符合。
2.A。 A焉:兼词,“于此”。  B于:介词,比;介词,到。 C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    D之:代词,“这道理”;结构助词,“的”。
3.B。排除①②
4.D。人们的“苦乐观”,往往由于精神境界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5.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匡山的四周陡峭的石壁拔地而起,山崖上都是青色的石头,四边高中间低。(采分点:“苍”“岸”“臼”。)
②扫除落下的笋壳来种植粟米和豆类作物,吃那些草木初生的嫩芽。(采分点:“陨”“艺”“荑”。) 
③我听说井水因甘冽而干涸,李子因苦涩而保存,夫差因沉湎酒色而灭亡,勾践因卧薪尝胆而兴盛,不也如同这样吗。(采分点:“以”“酣”“犹是”。)
6、7题答案略。    8、解析:选C。C项中的“休”意思是“不要”。
9、解析:选B。A项,“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C项,“西”名词作状语;D项,“西”名词作动词,向西流淌。       10、(1)用。(2)把……当作。          11、予、余。
12、我在这里买了一块地,由于往来察看这块地的劳累,因而生了病。

标题: 《苦斋记》同步练习
文件大小: 5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苦斋记》ppt课件(35页)
《苦斋记》导学案2
《游沙湖》《苦斋记》同步练习
《苦斋记》导学案
《苦斋记》说课稿ppt课件
刘基《苦斋记》mp3音频朗读
《游沙湖》《苦斋记》导学案
《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苦斋记》学案
《苦斋记》ppt课件4
《苦斋记》教案1
《苦斋记》ppt课件3
《苦斋记》原文和译文(修正版)
《苦斋记》赏析
《苦斋记》ppt课件2
《苦斋记》ppt课件1
《苦斋记》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