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作者:ttql80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1-03


七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全诗的意旨所在,也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地方。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主张有生之年积极创造,建立功业,名标青史。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人在此好像讲养生之道,其实他另有哲理,表达了一种不服老、不信甜蜜的人生态度。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出了诗人的依依不舍。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8、“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
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
13、“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但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生活哲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逝,但新的事物总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断地出现,生活不因消逝而变得虚无。
16、“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1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一)思维导图(1张)
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二)ppt课件(7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一)ppt课件(4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理解性默写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pptx课件(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诗四首》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ppt课件(4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古诗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ppt课件(6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ppt课件2
人教版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原文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译文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ppt课件1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附录诗词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练习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