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27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及测试
【复习目标】
1.强调对生字词语的自觉复习;2.大致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3.复习古文-《于园》《黄鹤楼》
【复习过程】
一、用5分钟复习课下注解中的生字词语及字词表的字词(25分)
1、注音:10分)⑴上溯( )、⑵天堑( )、⑶旌( )旗、⑷五卅( )、⑸画舫( )、⑹梭( )镖、⑺奠( )基⑻莽( )苍、⑼牌坊( )、⑽门楣( )、⑾参( )错、⑿叱咤( )、⒀断垣( )颓壁、⒁纤( )细、⒂ 恬( )静、⒃参( )天、⒄轶( )事、⒅湛(   )蓝、⒆瞩( )目、⒇马厩( )
    2、填空:(10
⑴( )liú金、⑵( )wǔ殿、⑶( )chān扶、⑷铁( )xiān、⑸山( )lù、⑹灵( )jiù、⑺深( )suì、⑻( )liú璃、⑼镶( )qiàn、⑾( )juān刻、⑿静( )mì、⒀心( )kuàng神( )yí、⒁水波( )lín( )lín、⒂芳草如( )yīn、⒃远( )tiaò、⒄盘( )jù、⒅挑( )xìn、⒆( )jùn工、⒇( )xuàn耀。
3、熟记注释:(5分)
⑴挺拔:________。⑵婷婷:________。⑶参错:________。
⑷异曲同工:____________。⑸上溯:____________
二、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每空0.5分共5分)
1.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从文章的标题、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寻找。
2.说明顺序:_____、_____、  _____。
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____性)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简明的同时,可以选用描述性语言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介绍事物的特征,使说明语言____,富有____性;还可以引用相关的历史轶事,增强说明语言的____性和____性。
三、课文练习(共50分)
(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说明顺序:(2分)
1.___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___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___顺序和___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 南(3─→西(1839-1851年)─→1911-1925年)─→1927-2─→北(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二)《凡尔赛宫》(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世纪下半叶,凡尔赛宫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cè(   )huà(   )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871—1878年,法国国民议会设在这里。1875年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919628日,法国及英国等国同德国qiān(   )dìng(   )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注音、填汉字。加冕(   ),血(   )腥;cè(   )huà(   ),qiān(   )dìng(   
   (2)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_______
   (4)指出这段文字的结构方式。_______
   (5)这段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其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
 (三)、古文复习-《于园》《黄鹤楼》【共20分】
1.注音。6分)⑴费祎( )、⑵窥(  )视、⑶闼( )、⑷挑( )、⑸尝驾黄鹤返憩( )于此、⑹卧房槛外(   
2.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8分)
遂以名楼(     后厅临大池(     主人处处款之  )④上倚河汉(   )⑤四闼霞敞(   )⑥坐窥井邑(   )⑦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⑧长如艇子(   )
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西南(___,②一(____旋下如螺蛳缠,③卧房(jiàn____,④(xié___余往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于园》文中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特点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1分)
   (四)、《巍巍中山陵》: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题。(17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___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___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4分)
    近义词:(   )—(   ) (   )—(   );反义词:(   )—(   ) (   )—(   
    2.在文中[  ]内填上适当的标点(2分)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描写眼前景物时使用了哪两个比喻,画出来。(2分)
   6.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
    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
   7.结合你自己的登山经验,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垂直”如何理解?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考精选:(09贵州遵义)(16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4.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哪一年提出的?(3)________
    15.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3)____________
    16.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措施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答案】
一、用5分钟复习课下注解中的生字词语及字词表的字词(10
1、注音:⑴上溯sù、⑵天堑qiàn、⑶旌旗jīng、⑷五卅、⑸画舫fǎng、⑹梭suō镖、⑺奠diàn基礼⑻莽mǎng苍、⑼牌坊fāng、⑽门楣méi、⑾参cēn错suò、⑿叱咤chìzhà、⒀断垣yuán颓tuí壁、⒁纤xiān细、⒂ 恬tián静、⒃参cān天、⒄轶yì事、⒅湛蓝zhàn、⒆瞩目zhǔ、⒇马厩jiù
    2、填空:⑴镏liú金、⑵庑wǔ殿、⑶搀chān扶、⑷铁锨xiān、⑸山麓lù、⑹灵柩jiù、⑺深邃suì、⑻琉liú璃lí、⑼镶嵌qiàn、⑾镌juān刻、⑿静谧mì、⒀心旷kuàng神怡yí、⒁水波粼lín粼lín、⒂芳草如茵yīn、⒃远眺tiaò、⒄盘踞jù、⒅挑tiǎo衅xìn、⒆竣jùn工、⒇炫xuàn耀。
5.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简明的同时,可以选用描述性语言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介绍事物的特征,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还可以引用相关的历史轶事,增强说明语言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凡尔赛宫》(1)miǎn,xuè;策划,签订。(2)19世纪下半叶,凡尔赛宫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3)时间顺序(4)先总后分。(5)举例子:真实性、有说服力。列数字:真实确凿。
现代文:1.近义词:眺—望,犹—若;反义词:晨—夕,远—近。2. ; ——。3.无论  作用:与上文呼应,总结上文的景色描写。4.石阶、平台、祭殿。5.……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6C7“垂直”意味着从入口处的石坊到平台之间的纯高度差是70米,但因为在实际游览中,中山陵是依山势而建,逐渐攀升的,所以游客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高度差,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以“垂直”一词不能删去,否则会产生歧义。
    中考精选:14.(3)2008年  15. (3)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6.(3)列数字(1)。如“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1),具体说明拯救地球应立即采取行动(1)(或“具体说明了排放量减少的程度”也可。)  17. (3)不能,因为“大约”表明温差是约数(2),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如果去掉“大约”就表明是确数1氏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答“不能去掉”不给分;答“不能,因为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没有具体分析给1)  18.(4)示例1:少开车(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示例2:多植树(2,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2)(提出措施2分,说明理由2分。措施不符合文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给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星江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练习
怀文中学东关学部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题
固镇三中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湖市沐集中心学校2012年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检测题A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6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复习卷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五、六单元字词检测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基础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基础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六单元字词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字词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二、六单元语文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稿
新星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三亚市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检测
2007年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二单元综合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达纲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评价练习(AB卷)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评价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AB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