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作文题目 >>
2014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解读
作者:wangzhirui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15


2014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解读

辽宁省实验中学辽滨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王智瑞

2014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点评:
    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虽然是一则自然保护区的警示语,但仔细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应该从“野生动物”“喂食者”入手分析:野生动物是自然觅食者,应该靠自身去寻找食物,去获得生存机会,一切外来的帮助久而久之都会使其丧失自身能力;而喂食者也要遵守这个自然规律,不应该去破坏这个丛林法则,所以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材料分析完后,就该下手写作了,笔者认为学生关注材料本身“人与自然”入手写作是可以的,但更应该明白写作的深刻性之所在,要知道任何材料都不要轻易从材料本身就事论事,要想作文深刻,就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得从材料引申开去,把写作视角转向人与社会生活,多关注社会中的人、人际关系、社会发展规则等内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更有见地。
    所以作文材料中的“野生动物”引申指向可以认同为“孩童”“‘成长中’的人”等等,如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在孩子走向社会前“一切代办”,我们这个社会有许多大学毕业后不去就业的“啃老一族”等等;“喂食者”可以引申指向为“溺爱多于真爱的家长”,“不懂规律无心办了坏事的人”等等。
    因此,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立意是多角度的,可以是材料本身的“人与自然”,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家庭教育的“溺爱、爱的方式”可以是“尊重规律、规范”,从反面立意可为“拒绝依赖、自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7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作文背景材料: 苦守不如放手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及解析汇编
2015年高考作文分析: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
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作文简析
2015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校对版)
2015年江西省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5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2015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目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编
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
2008-2014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历届高考作文题目汇总(1951—2014年)
2014年高考四川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新湖北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简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2014年高考广西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江西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福建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一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安徽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辽宁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重庆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天津卷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北京卷作文简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作文简析
2014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试题解读
2014年四川省高考作文解读
2014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简析
2014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高考作文题汇编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编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卷及点评
2014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目:打碎杯子后
2014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目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