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望九华》预习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7-08


望九华
预习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文中定景换点(在不同位置“望” 九华山)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
  3.欣赏作者笔下九华山的秀丽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朗读课文】
【翻译课文】
原文:  余过池阳,登郡楼,望九华,仅见一峰。
翻译:  我访问池阳郡,登上城楼,眺望九华山,只能看见一座山峰。
分析:  通过“过”、“登”、“望”三字把作者望九华的行踪交代得一清二楚。九华山共有九座山峰,但“登郡楼”遥望九华山,却“仅见一峰”,可见九华之雄伟壮观。
原文:舟出清溪,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翻译:坐船从清溪出去,才望见了九华山,但是九华山仍然掩隐在云雾缭绕中。
原文: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翻译:晚上停泊在梅根港,才清清楚楚地看见九华山的各座山峰。
原文:  九华之胜,不在山中,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波落日,邈然于怀。
翻译:  九华山的胜状,并不在九华山中,从江上远望九华山,九华山俊秀飘逸清丽悠远,夕阳余辉落在江面上,心中留下悠远的记忆。
原文: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翻译:又记得李白诗歌赞美九华山,每当船停泊江岸时,便觉得九座山峰依依不舍地向人而立。
【课文分析】
  九华山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本文写作者望九华所见到的秀丽景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文章篇幅短小,共86个字,分为两段。
  第一段叙述作者望九华的经过。作者用了42个字,先是“仅见”后是“始见”,最后才是“了了见”。诗人从各个角度望九华(定景换点):从楼上的眺望到舟上的仰望,从没与云雾间的隐隐约约到近观时的诸峰的了了,作者的视觉在变,观看到的景象也各异。作者始终扣住一个“望”字,使华山的山水展现了神秘的风采。
  第二段抒发作者望九华的感受。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清泉长流,竹林掩映。然而作者却认为“九华之胜,不在山中”,而是从江中望九华。这样,九华“秀逸清远”的秀丽景致才能够“了了见”。作者还认为领略九华之美景最好在傍晚,“夕波落日”映衬下的九华山,会让人“邈然于怀”。联想起了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的诗句,更觉得九华山的“依依向人”。这里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展现了九华山的情致韵态,也表现了对九华胜状依依不舍的深情。
复习
【思维训练】
1,解释划线词:
  余池阳       ( 访问,探访   )
  见之        (        )
  始见        ( 它,指代九华山 )
  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 但是      )
  然犹没于云雾之间。 ( 隐       )
  然犹灭于云雾之间。 ( 隐蔽      )
  然犹灭没云雾之间。 ( 在……     
  泊梅根浦      ( 到晚上     )
  方了了见诸峰也。   ( 清楚,明白   )
  方了了见峰也。   ( 众,各     )
  然于怀。      ( 悠远      )
  邈于怀。      ( ……的样子   )
  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 柔软的样子,留恋惜别的样子 
2,作者是如何“望九华”的?( 作者眼中的九华之景有什么变化? )
( 定景换点:
  “登郡楼,望九华,仅见一峰。”
  “舟出清溪,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
3,作者以为九华之美体现在何处?
( “九华之胜,不在山中”,在于“秀逸清远”,以及九华山峰的独特韵味。 )
4,品读全文,抓住你认为最美的一处,说说感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望九华》教案2
《望九华》原文和译文
《望九华》ppt课件1
沪教版《望九华》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