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
㈠知识点整理:
1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
2《论语》是儒学经典,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成。
3 时:(按时)
4 习:(实习,温习)
5 说:(通“悦“,喜悦、高兴””)
6 愠(yǜn):(怨恨、生气)。
7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知道,了解)
知之者
9 是知也:(这),(通“智”,聪明)
10 好(hào)之者:(喜爱、爱好)
11乐(lè)之者:(以(之)为快乐)。
12必有我师焉:(一定),(相当于“于之”,在其中)
13择其善者:(好)
14温故而知新:(旧知识)
15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成为,做)
16岁寒:(年)
17凋(diāo):(凋谢)
18不达:(到)
19吾尝终日不食:(曾经),(整天)
20寝(qǐn):(睡)
21以思:(思考)
22无益:(好处)
㈡翻译: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ǜn),不亦君子乎?
学习知识按时温习巩固它,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这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3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知者不如乐(lè)之者。
(对于知识)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学习知识为快乐的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同行,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他人的老师。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什么好处,(与其这样)不如学习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