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叫“神舟号”
首案编写:翟云华
二度修改:张晋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一种新笔画;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真规范地书写生字。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主动思考的习惯。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了解我国神舟号发射的情况)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一种新笔画;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
2.写好每一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飞船”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
2.出示词语“飞船”。
(1)借助拼音各自读词。
(2)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chuan。
(3)仔细观察图片(船身上的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词语:神舟号。
读准字音:shén zhōu
(4)出示课题:我叫“神舟号”,齐读课题。
二、放课文录音,生边听边看课文。
三、初读指导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两遍。
补充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再把句子连起来读读。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
tiān sōu fēi chuán zài cháng é wèn
天 艘 飞 船 在 嫦 娥 问
nǐ lái yǐ qián pài de
你 来 以 前 派 的
指名读,评议: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
开火车读,齐读。
3.出示课文内容。
(1)师讲解:这篇课文比较长,写文章的叔叔把它分成三部分来写,我们怎么知道是三部分呢?(指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段。)
(2)指导学生在每段前标上小节号。
(3)逐段读通课文
A.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B.评议,正音,指导句子间停顿。
C.出示难读句子:
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
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齐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天、飞”。
1.抽读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天 飞
指名说说识记方法。
3.学习新笔画。
“⺄”横斜钩
生书空、师范写新笔画。
4.指导书写“天、飞”。
天:撇从竖中线起笔,注意最后两笔要舒展。
飞:引导学生用形象方法记忆字形:最后两笔像鸟的一对翅膀
师范写,横斜钩的斜钩部分要拉长(结合“我”字斜钩的写法,引导写好“飞”的斜钩),略向右斜。
5.学生在书上描红后在习字册上练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一个新笔画,学会本课三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好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
2.给“天”、“飞”找朋友。
二、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多媒体演示无人飞船在太空散步的情景。
指名说说“太空”是什么样的地方?(很高的天空。)
(3)想象一下,飞船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
(4)嫦娥姐姐认识它吗?她会怎么问飞船呢?
指名回答。
出示: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a.指名读,说说“小弟弟”指谁?“你”指谁?
b.指导朗读:谁来学嫦娥姐姐问一问?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5)齐读第一段。(亲切、惊讶、疑问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飞船弟弟是怎么回答的?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
a.自由读,讨论:从飞船弟弟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指名交流。
名字——“神舟号”
家乡——中国
任务——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
c.出示词语:飞行试验
指名读,齐读。
d.师小结:原来“神舟号”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来太空作飞行试验的。
(3)谁来学飞船弟弟,回答嫦娥姐姐的话?
a.指名读,评议,飞船弟弟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的?(自豪的语气)
b.生自由练读,齐读。
(4)指导读好一、二两段中的对话。
师读嫦娥姐姐,学生读飞船弟弟。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嫦娥姐姐听了飞船弟弟的话,为什么很高兴?
交流发言。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嫦娥姐姐怎么说的?
(3)出示:小弟弟,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把我带上,我真想回家看看。
① 自由读,讨论:嫦娥姐姐为什么想回家看看?
学生自由回答,师归纳:是啊,嫦娥姐姐离家这么多年了,现在“神舟号”可自由来回,她当然想回家看看了。
② 谁来学嫦娥姐姐说一说?
③ 指名读,齐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合作。(一人读嫦娥姐姐,一人读飞船弟弟。)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齐读全文,总结课文。
小朋友,我们祖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家们真了不起。老师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将来你们一定能设计并发明出更先进的飞船。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在、问、你”。
1.出示字卡,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2.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
在:第二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土”在竖中线偏右。
问:门字框要正。你:左右结构要安排好。
4.生书上描红,师巡视。
作业:书写习字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背诵课文。
2.指导写好每一个生字。
3.检查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
2.用“在”说一句话。
3.出示二会类字:
嫦 娥 艘 派
指名读,齐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男生读飞船弟弟的话,女生读嫦娥的话。
二、背诵指导。
1.指导分段背诵。
(1)第一段两句话,第一句讲飞船,第二句讲嫦娥的问话。
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
(2)第二段主要讲飞船弟弟怎么回答的?
师引读,生接背老师的话。
齐背第二段。
(3)第三段讲嫦娥姐姐美好的愿望。
生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
2.齐背全文。
三、拓展联想。
嫦娥姐姐跟着飞船弟弟回到了家乡,她看到了什么?我们准备怎么没接待她呢?
1.展开想象,分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你 来 以 前 在 去 的
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交流、评议。
3.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
你:学习新笔画“乛”(横钩),注意右边“横钩”不能写得太上,最后两笔要匀称。范写。
来:第二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最后两笔撇和捺要舒展。
以:第一笔竖提的提偏长,第二笔点在竖中线,偏高。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师范写。
前:第三笔横要长,盖住下面两部分。范写。
的:左右结构。左边略窄,稍偏上。
4.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师巡视指导,指导书写姿势,指导笔画占位。
五、课后作业
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飞船和家乡变化的资料。
板书设计:
4.我叫“神舟号”
“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
教学反思
《我叫神舟号》是第一篇有自然段之分的课文,导入新课后,我首先教会学生区分自然段,并带着学生标好段落序号。要想真正读好这篇课文,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刚开始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断词断句,该停顿的地方不会停顿,尤其是今天新学的段落之间的停顿,对于长句子,我用分隔符帮助学生,逐词逐句解决朗读中停顿的问题。另外,我还为学生进行了范读,让学生对如何朗读文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指导学生读好“嫦娥姐姐”和“神舟号”飞船的对话。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读好课文,我采用了同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科技进步,我还在课堂上播放了发射“神舟六号” 飞船的视频,欣赏了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照片。以促进学生生成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