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宋荦《邯郸道上》赏析
作者:宋荦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03


邯郸道上①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墓荒祠野潦清②。
多少往来名利客③,满身尘土拜卢生④。

作品注释

①邯郸:古都邑,县名。周、秦、汉时为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中心,亦为中原交通要冲。[2] 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
②荒祠:荒废的祠庙。野潦(lǎo):野外的积水。
③名利客:追名逐利的人。
④卢生: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的人物,卢生于邯郸邸舍遇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乃授之枕,以入梦。生梦中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客舍主人炊黄粱尚未熟。后因以喻富贵终归虚幻或欲望破灭。[1] 

作者简介

宋荦(1634成就y-1713) 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顺治四年(1647),应召以大臣之子列侍卫。逾年考试,铨通判。1664年(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累擢江苏巡抚,以清节著称,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师。荦精于鉴藏,善画,淹通典籍,熟习掌故。论师尊杜甫,创作上却多规仿苏轼。诗与王士禛齐名,时人邵长蘅选其诗与王士禛诗合刻为《王宋二家集》,而其成就及影响都不及王。著有《漫堂说诗》、《西陂类稿》、《沧浪小志》、《怪石赞》、《漫堂墨品》等。[2] 

作品背景

邯郸不仅是中国古代中原的交通要冲,也是黄河北岸的商贾辐辏之地,历史文化在这里交汇,折射出多少世态人心,诗人身行古道,油然而生历史人生之慨叹,是为作诗之缘起。古木荒祠,本是历史的遗踪,它在当年,或许是伟人业绩、先祖功绩的见证,但历史与时间的长河终于湮没了过去的一切,昔日神像牌位前的俎豆香火早已消歇,所有的神圣功德惊人伟业均已被人们所忘怀。[2] 

作品鉴赏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墓荒祠野潦清。”开首二句从表面看是绾合题目描绘景色,但暗中却包含着咏史之意。物换星移,春秋代序,邯郸古道又到了金凤摧折的时光,秋色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它充溢于天地宇宙,弥漫于六合四野,一派肃杀凄凉,广袤的原野上,只有阅尽沧桑的古树,被人弃置的祠堂,一汪清冷的碧水,点缀这荒原寥廓的古道秋色。但是,作者在这二句中的寓意,并非仅仅是悲秋而已。邯郸古道上的兴衰际遇变迁存亡只留下凄切号发的秋声与被人遗弃的古树废祠。
    作者正是怀着这种深沉的人生历史之悲慨,转入对眼前人间社会众生相的描写,与自然之凄清肃杀与历史之绵渺虚无相比,古道上南来北往的人流确实如此热闹非凡,他们不惜背井离乡客游在外,他们栖栖遑遑,熙熙攘攘,或为名来,或为利往,尽管一路劳顿满身风尘,然自古而今,曾无已时。“多少往来名利客”,是诗人无限感慨之词,而“满身尘土拜卢生”更是作者指迷起顽的主旨所在。卢生之典,最早出于东晋干宝《搜神记》之“卢汾梦入蚁穴”,尔后又见诸刘义庆《幽明录》之“焦湖庙祝”。唐代文学家沈既济据此写成传奇小说《枕中记》,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说的是在邯郸的一个客店中,少年卢生因功名未就,郁郁寡欢,叹息不已。道士吕翁看到后,便从囊中取出一枕,给卢生垫在脑后以使入睡。卢生熟睡后做了个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的美梦,正当他在梦中尽享天上人间的荣华富贵之时,却被人唤醒,自己睁眼一看,发现仍睡在简陋的客店之中,而店老板所蒸的黄粱小米饭尚未熟透。这个故事比喻人生功名富贵之短暂虚幻。但世上又有多少人能明白道士之苦心,残破其中之机关。[2] 
    往日的赵国都城,如今已经衰败不堪。这里曾经是许多英雄豪杰奋斗过、创造过丰功伟绩的地方。由于社会的变化、人世的沧桑,这一切早已无影无踪。这古木荒祠,既是历史变迁的表征,也是它的见证。看到这些,热衷名利的人应该大彻大悟了吧。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邯郸道上不是仍然有许多人为了追逐名利,游宦四方,来往不停地奔波着吗?尽管他们浑身沾满了尘土,还是不顾疲倦地去拜谒卢生。其实,名利富贵只是黄粱梦而已。他们真是愚不可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活板》节奏划分朗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原文译文及赏析
崔珏《哭李商隐》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赏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春风》原文及翻译
陆游《朝饥示子聿》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刘因《秋莲》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归次汉中境上》原文及翻译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版
《村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译文及赏析
《十五夜望月》原文译文及赏析
《稚子弄冰》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峤《风》原文及翻译
袁枚《荆卿里》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及赏析
《敕勒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静女》拼音版
白居易《南湖早春》原文及翻译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