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湖》导学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03 |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的特点。 2、指导学生准确翻译。 3、疏通文字,理清文脉,感悟文旨。 教学重点:疏通文字,理清文脉。 教学难点: 感悟文旨。 课时:1课时 预习案(后附译文) 1.背景简介: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文学常识填空: 2.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散文家,号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3.课前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书( ) 余戏之曰 戏( )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 以( ) 是日剧饮而归。 是日( ) (2)、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的意义。 ①因往相田( ) ②儿以薄禄相( ) 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④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 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 (3)、翻译下列语句: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 |
| 标题: |
《游沙湖》导学案2 |
| 文件大小: |
6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