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学反思(3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01


付玉莲

    我想,让学生知道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给晓有成就的茨威格一个伟大的启示!那小事是一个场面描写,罗丹的动与茨威格的静,“专心”地做,与“专心”的看,所得启示,也影响了茨威格的一生。大师的品格如此,告诉我们听课、写作业、做人等等,皆须专心,才能“走近大师”,成为大师!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我”的年龄和成就感,或许跟我们一样。寻找事业的突破口和扎根点,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事情,罗丹把“我”也一块忘了,但“我”却找到了——比方法更加美丽的感悟:专心!这是风格即力量,细节即品质。朋友们每天都忙碌不堪,试问“专心致志”有几度?理想和精力潜在流失否!
    “深入”是教师的生活,慧中;“浅出”是教学的需要,秀外。有信心、能专心、又尽心,一定能够成为“解读文本”的高手,成为“表达文本”的名师。外婆(注5)说:要下点功夫!要有个样式!要“激动充满期待”!
    作品(作者)因编者而走进教材,课文因师生而有生命力!教师因学生而有灵感,学生因爱老师而更爱语文!这样,我们是否可以给“文本”定义: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立意、文思和情结,涵盖着作者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也可能包括教材编写者用心和教师的再创作。所以,语文教学是作者立意,编者用心,师生取义!
生活与文本中,有“道”可称教学资源,否则为垃圾,哲学家王夫之《古诗评选》说:“道之为言路也。”道在领悟,重在引导,教师具有“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的智慧,学生感动才能触及心灵,富有启迪!所以,语文的魅力,在于师生关系和人格!

 


  张俊


    第二次上《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篇课文,在原有的基础上略微作了些细节调整,把之前一些零散的问题归纳成了三个大问题:一,在“我”看来已经完工的作品,罗丹为什么还要进行修改?二,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请你选择一项进行点评,分析它的艺术表现力。三,“我”受邀来到罗丹家里,你认为罗丹对我是否无礼?通过以上三个问题,串联起整篇课文的情节,而文章的11~16小节,刻画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忘情和专注仍然是本篇课文研读的重点,很多表现人物对待艺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聚精会神到了忘我境界的精神的字词句,都很值得细细品味,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不仅能够准确地找到相关的描写,分析也特别精彩,基本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基于描写作用的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了,于是我试着在课上引出“侧面”描写的新概念,但对于预备班的学生来讲可能有点深了,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去掉,导入部分精简,再回过头来针对第一小节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回扣,真正解答好同学们对于罗丹人,罗丹事的疑惑,对课文进行更为详细的总结,或许能够更好地扣住文章的中心,情感目标也能落实。
    此外,有一些能够表现文章中心的细节没有深入讲清楚,比如:第一小节“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情是什么事情?”中,“仿佛”、“微乎其微”、“事情”有三层意思;第14小节“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中的省略号,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联系上下文把省略号的作用也一并讲解。
   纵观整节课,自己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整个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作了几次调整,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取舍了一些知识点,基本能够达到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整个上课过程也比较流畅,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


                                                              


  夏静 


    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袁圆说过:不敢看自己录像节目,觉得面目丑陋,无法卒视。自己以前录过几节课,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
    光盘拿到手已很多时日,却迟迟不想打开,最终因为需写反思的缘故,硬着头皮播放,怀着恐惧之心观之。感觉似比五六年前顺眼了些,也客观地去审视分析《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节课,得到一点教学上的体悟。
    1、教态自然了一些,从容稳重的成分增加了,这是因为时间与积累的缘故,能让我从容应对教学中的一些东西。平时五班学生上课较为活跃,但因为初上中学,初次被听课,学生紧张,课堂气氛有些凝滞。但我并没在意,而是按着教学思路往下进行,学生紧张,不敢回答问题,教师要去调节学生的情绪,学生不举手,教师可以去点将,而不必太在意。要投入自己的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文本。
    2、能够结合文本,不架空作品,咀嚼词语,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情感,是在上语文课,而非美术课,变成罗丹艺术作品介绍赏析课,也非习题课,肢解作品使七零八落,也非杂货铺,东挪西拼,而不得要领。语文课应通过对词语的品味、涵泳,体会文本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作者对话,思作者之所思,感作者之所感,教者需思想情感投入,也就是入境,才会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3、教学上我有点口头语。“是不是”“对不对”“什么”“啊”,这些语句教学中不是不可以用,而是不能常用,就显得呆板了。问话的形式需有变化,就不会显得平淡。另外,语言的运用上应力争生动,更具感染力,要像黏合剂,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中。所以教师要精心锤炼语言,要无废话,要语言生动有文采,这是我要努力的地方。
    4、纵观这节课,感觉课堂之气没有起来,我要说的气既是指课堂的生动的气氛,又是指课堂流泻千里的气势。总之要气韵生动,流畅。这需要师生都充分投入作品,情感、思想的投入,我想我的这节课我们双方都没做到这一点,虽然对作品的理解没流于表面,教者学生都是在用心去体会作品,不只做概念式的分析,思想性的总结,但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做到。
    另外,教学环节再紧凑点就好了,多留写作时间,展示时间给学生,我对《思想者》的分析可留到下节课再读给学生听。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高境界是到达一种化境,真也如罗丹大师的忘我无我才会使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预习学案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说课稿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ppt课件1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后练习
茨威格《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原文阅读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ppt课件2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堂实录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学设计3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及练习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1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2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ppt课件1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