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第二轮高考语文复习)学案--《古诗鉴赏》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03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古诗鉴赏》 学案5 善用五个“抓手”,做好情感分析题 学案略语 高考考查古诗鉴赏的重中之重是对所给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其角度有二:一是直陈式,要求直接答出某句(某联、某片等)或全篇的思想感情;二是分析式,要求不仅要答出其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而后者恰恰是考生的软肋,不少考生感到无从下手。二轮复习,就要“救弱补长”,要学会找到“抓手”,切实练就情感分析题的硬功夫。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 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绡裳: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答: 答案 先写寻梅时的急切之情,再写遇梅时的惊喜(欣喜)之情,最后写酒醒后的失落(惆怅、怅悯)情绪。 解析 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要抓住全曲第一大句中的“两履霜”,第二大句中的“忽相逢”,第三大句中的“酒醒寒惊梦”和“笛凄春断肠”。 赏析 此曲前三句写寻觅梅花的过程,事实上是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过程。“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终达彼岸的愉悦。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的情绪却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溶。结尾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神韵,自然带出诗人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此曲情感起伏回环,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曲,折射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程处士 | |
| 标题: |
2015届(第二轮高考语文复习)学案--《古诗鉴赏》 |
| 文件大小: |
4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