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文教案 >>
写作《说明事物》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22


 ⊙总体构思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查阅有关资料。课堂上通过系统复习有关说明文知识及例文评析,使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点,运用一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比较准确、清楚地介绍这一事物。写作实践后用小组互动的形式互相点评交流,取长补短,学以致用。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搜集、观察、写作,讨论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分组负责搜集下列文题的资料,作好观察笔记。
    1介绍一种动物。2介绍一种植物。3介绍一种物品(如桥、笔等)。
    教师提供观察参考提纲:
    动物:1种属;2外形特点;3生活习性及用途。
    植物:1种植历史及其种属;2外形特点及生长习性;3用途。
    物品:1外观;2用途。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已观察或查阅了有关资料,相信大家一定大有所获。今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大家的成果。
    学生通过笔记、图片或VCD等形式,展示各小组的劳动成果。
    (三)写作指导
    1复习说明文知识。
    说明文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要对事物的性质、特征、构造、成因、效能、用途等作出科学的解释。依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依据语言特点,说明文可分为一般说明文(简明平实)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等)。
    要写好说明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例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就是主要抓住其“珍奇”的特点,从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苏州园林》主要抓住苏州园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为一幅画的效果的特点来说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呢?必须对该事物仔细观察,深入了解,而且还须通过一系列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对所写事物或事理有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达到“说清楚”的目的。
    (2)安排好说明顺序。
    所谓说明的顺序,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任何事物本身都有一定的条理性,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同样也有规律可循。那么,依据事物或事理自身的内在条理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就能对说明的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
    空间顺序: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从整体到部分等不同空间关系为写作顺序,常用来说明事物的形态、方位等,如《故宫博物院》。
    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的演变过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依“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春秋战国→秦汉时代→东汉→唐→宋→近年来”的时间顺序介绍书籍的演变历史的。
    逻辑顺序:各种事物、事理,以及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在说明中体现这种联系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常见逻辑顺序有: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特点到用途,等等。如《苏州园林》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的。
    (3)掌握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画图表等。要使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清楚明白,必须恰当运用说明方法,如《苏州园林》为了说明每一个角落的花草的栽种都能给人美的享受,就举了例子: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洲际导弹自述》第二自然段: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这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为了说明针鼹的生活习性,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甚至长达28周。
    说明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在一篇文章中用上一种,也可以同时用上几种。
    (4)体会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简明,目的是向人们介绍某种事物或事理。这点跟记叙文有很大的差别,记叙文的语言讲究生动形象,着重叙事、写人或描绘环境。同时要注意不要把事物说明文写成状物散文。状物散文虽然也不排除使用说明的方法,但写作目的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抒发作者的感情,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和想像力。
    2例文评析。
    
                    色香味俱佳的茉莉
    
    我最喜爱的花,不是富贵的牡丹,也不是名贵的君子兰,而是那洁白、素雅的茉莉花。
    茉莉原是印尼的国花,后来传入我国,如今已成为我国人民颇为喜爱的一种花。
    茉莉枝干粗壮结实,整个枝丫都向主干靠拢。它的叶子呈椭圆形,两头尖、中间胖,光泽照人。老叶是墨绿色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片叶子好像都有一个小生灵在跳动;新抽的嫩叶翠绿翠绿的,更讨人喜欢。
    茉莉喜暖,喜肥,而且特别耐旱,俗有“晒不死的茉莉”的说法。我家去年养了一盆茉莉。初夏时节,我们一家到上海休假去了,临走时给它浇了一次水之后再没去过问它。连续十多天,任凭烈日炙烤,它始终顽强地生长着。当我们回来时,它仍然郁郁葱葱,叶腋间竟然还长出了如珠的新蕾……
    六、七月份是茉莉花盛开的时期。每当夜幕降临,白色的花蕾慢慢地像小伞似的张开复层的花瓣,露出楚楚的笑脸。乍一看,犹如娴静的白衣少女掩映在绿树丛中。
    茉莉花的开放,给我们这个不会养花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风一吹,花香四溢,屋里顿时会洋溢茉莉花幽雅的芳香。真可谓:“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呀!
    茉莉的花朵不但可供观赏,还可以熏制成驰名中外的茉莉花茶。外出游玩或工余在家小憩时,取一些花茶泡饮,会使人觉得胸爽胃舒、心旷神怡。
    茉莉花还被人们誉为“人间第一香”。我国古代妇女曾有以丝线贯茉莉花为首饰的风习。宋人杨万里有两句诗:“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就是写的这种情况。
    我爱茉莉花色香味俱佳的品质。每当品尝芳香健胃的茉莉花茶时,沁人心肺的香气总是使我陶醉;每当听到抒情的江南民歌《茉莉花》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淡雅宜人的茉莉花。
    
    评 析
    文章先从外观突出茉莉花的特点:洁白、素雅。然后简介其种植历史。接着介绍它的诸多特点:枝干与叶的特点;用一个实例说明了茉莉“晒不死”的耐旱的特点;用“白衣少女”的比喻突出了花色的特点;两句古诗突出了幽香的特点;小憩饮茶突出了“味佳”的特点;结尾点题,突出了色香味俱佳的特点。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利,堪称佳作。
    
                    害虫的天敌——蜘蛛
    
    七月的田野,金色的稻海随着微风起伏。这时候,有一群小小的虫儿正活跃在这稻的海洋里。它们是谁?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它们就是蜘蛛。
    我们伸出手捉一只看看,便会发现蜘蛛的身体有两个部分:头和胸为一部分,叫做头胸部;腹为一部分,叫腹部。它还有四对脚。这些脚可有趣啦,每只脚有好几节,能屈能伸。再往它的头胸部的上端看,那儿长着八只眼,别看它有八只眼,可都是单眼,视觉并不灵。因为蜘蛛的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因而,人们管它叫节肢动物。那么,这怪家伙干嘛叫蜘蛛呢?我们打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便可以知道,那上面记载着:“此物设一面网,物触而诛之,知乎诛不义者,取曰‘蜘蛛’。”这,就是蜘蛛名字的来历。
    蜘蛛有它独特的本领,能结网,捕害虫。在一片空旷的地方,它悬空架网,好似张开了一张天幕,专等那些“飞来将”。在漫漫的大地上,人们也能随时发现一些张在地下的小网,这些都是蜘蛛专为捕捉过往的害虫而设置的。在春天或秋天的清晨,人们在草丛边、山坡上散步,有时还能看见车轮形的蜘蛛网。蜘蛛结的网可多啦,有时它把网结在树枝上,有时把网结在屋檐房角;有的结得像漏斗,有的结成一只笼似的。它们给害虫布下了天罗地网。
    还有一种蜘蛛,它不会结网,可也有它的本领。这种蜘蛛没有固定的洞穴,整天东游西转,以猎取害虫为生。一旦发现目标,便腾空而起,抓住害虫,将自己两颗带毒汁的牙齿刺入害虫的身体内,然后,把害虫身体内的东西吸光。
    蜘蛛是一种吃荤不吃素的动物,它的食物非常多,无论啥样的害虫,它都捕都吃,有时甚至吃比它身体大几十倍的小鸟。有一种叫“长脚蛛”的蜘蛛,捕食量大,一天能吃稻田害虫8到12只,多则30多只。蜘蛛就是运用它这种独特的本领,从事这种有效的除害工作的。
    每当早稻收割完了,田间的蜘蛛也随着少了。可是,当人们种下了晚稻以后,它们又纷纷地出来了,开始了它们新的紧张的除害工作。
    
    评 析
    这是一篇用概述的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中间还适当运用了描述的方法。作者先抓住“节肢”的特点介绍了蜘蛛的身体结构,接着描述了蜘蛛捕虫的“独特本领”,最后概述蜘蛛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全文写得简洁明白,有条不紊,使读者对蜘蛛生理、生活的特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
    
    (四)学生写作
    各小组成员根据已掌握的资料,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种动物、植物或物品,运用一两种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字数500字以上。
    (五)出示评改要求,小组内互评,交流经验体会
    (六)各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全班赏析
    
    (节选自《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出版社出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ppt课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说明方法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ppt课件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表格式教案3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ppt课件2
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ppt课件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2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1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ppt课件1
写作《有序地说明事物》教案1
写作《有序地说明事物》ppt课件1
写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教学设计(含范文)
写作训练《说明文写作指导》ppt课件
说明文写作训练ppt课件
说明文写作指导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说明事物》写作指导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教案1
口语交际《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