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单元练习 >>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诗词练习题
作者:WMQ12345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25


第六单元诗词练习题
一、重难点句子
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样子。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表现了追求心目中的美好姑娘要历尽艰险,同时也表现了求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另外这句又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句。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点明了诗人的最爱之处是绿杨深处的白沙堤,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想象风景之美。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一句用“寂寞”“深”“锁”呼应上句的“独”字。作为被囚之人,词人表达了亡家失国的旧时国君的孤独寂寞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志向。“天狼”是星名,古人认为,天狼星主侵扰,这里指西夏。
二、课文阅读题 
(一)《关雎》 
1.本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蒹葭》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首典型的 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诗。
2.本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黄鹤楼》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用典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钱塘湖春行》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6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  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9、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相见欢》 
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江城子•密州出猎》 
1.这首词巧用典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这首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三、对比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本诗是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裁)诗。 
3.这首诗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与《钱塘湖春行》都是描绘西湖景色的名篇。。两首诗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两首诗有什么异同? (赏析:此诗和《钱塘湖春行》都是描绘西湖景色的名篇不同之处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是六月的西湖。《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早春的西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抓住了荷花一种景物进行描绘,而《钱塘湖春行》既有对静景“水面”“云脚”“乱花”“浅草”的描绘,也有对“早莺”“春燕”的动态刻画。) 
                                                                           
浪淘沙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句中,“流水”的内容指什么?(2分) 
                                                                            
3.本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2分) 
                                                                            
赏析:这首词与《相见欢》都是李煜被囚时的作品。《相见欢》抒发的是孤独寂寞之感,而《浪淘沙》却表现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悔恨、对逝去的故国的怀念以及囚居的凄婉之情。全词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品格?(2分) 
                                                                            
3.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1分) 
赏析:此词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苏轼的作品。《卜算子》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江城子》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的壮志。在写法上,前者写得比较清冷,静中有动,寓意深长。后者写得豪放,豪情洋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练习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练习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练习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练习
2019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练习
2014春季语文版九年级(下)语文六七单元测试卷
石滩二中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总结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计划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测验试卷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测验试卷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测验试卷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测验试卷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测验试卷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测验试卷
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1学年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测验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七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目标检测题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