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03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及思考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
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
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 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
“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3、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
师引: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
明确:
(1) 道德修养(修身)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分析:贤贤易色——尊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而克制自己的私欲)
侍奉父母——竭尽全力
侍奉君上——不惜性命
对待朋友——诚实信用
小结:由此说明,学习,并不是读死书,讲学贵在实行。(知行合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还有力量,才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这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养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化知识。
(2)学礼,以礼规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学六言,去六蔽)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也就是六种德行。
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两种说明。
明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分辨是非,不滥用仁爱之心。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区分道义,不固守愚信。
……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动乱。
换句话说,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
所以说,“修身”和“学礼”,两者是不可分的。“修身”应有“礼”的规范,而“学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身”。
三、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师引: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于“修身”与“学礼”。这个跟我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明确:
结合实例: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 消除管理漏洞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 黑客盗虚产50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我们忽视的,正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们所追崇的修身养性。
现今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美好的德行。从小学,就忽视思想品德课,重点学习主科目,这正是高科技生活下的矛盾。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
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父母说:“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而老师又说:“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问题是,知识长了,道德反而缺了。
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总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怎样寻找我们遗失的道德修养。所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今天读论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拥有崇高道德的孔圣人形象。尽管不能达到孔圣人的品行境界,但是我们内心向往,并以之共勉,不也就无憾了吗!
四、板书: 
道德修养 现代启示
好学之人 修身养性 
以礼规范 立身处事,立足社会 
文化知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24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22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练习题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3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2(第二课时)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课件1
论语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