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课堂教学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11 |
杜甫诗三首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古人,了解一个古人,我希望,通过认识和了解,我们能亲近这个古人并进而崇仰这个古人。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例如“书圣”王羲之是书法成就最高的人,“画圣”吴道子是画画成就最高的人,那么“诗圣”,就是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人了。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单单唐朝,就是大师云集,为什么“诗圣”的桂冠却单单落在了杜甫的头上呢。今天,我们通过杜甫的三首杰作,遥想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踪迹,或许,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悟。 二、学习《望岳》 师:请大家看杜甫的图片,用一个动词形容杜甫的神态。 生:望。 师:对,就是望。杜甫一生都在眺望一座山,一座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山,这座山就是泰山。“人心齐,泰山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这座山,在杜甫的眼里和笔下,又是怎样的呢?请我们班海拔最高的梁烁同学来朗读一下。 梁烁读,读得气势磅礴。 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 生:我从“阴阳割昏晓”这句可以感知到泰山是遮天蔽日的。 生:我从“造化钟神秀”这句可以感知泰山很秀丽。 师:由“钟”字我们可以想到一个成语,情有独钟,在这句诗里,谁对谁情有独钟? 生:造化对泰山情有独钟。 师:造化,也就是造物主,造物主把所有的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泰山的秀美是可想而知的。 生:我感觉到泰山是生机勃勃的,云在飘荡,鸟在飞翔。 生:我感觉到泰山是伟大的,他能激发出人们攀登极顶和征服困难的愿望。 师:你的视角独特,大家只看到了泰山的形,而你却注意到了泰山的神。泰山的形是高大的,泰山的神是伟大的。我们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形神兼备的泰山。这首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提示,用诗句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诗人站在泰山山麓,远望,看到的泰山是—— 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师:(提高语调)岱宗夫如何? 生:齐鲁青未了! 师:诗人收回视线,近望泰山,看到的泰山是—— 生: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师:诗人定睛细视,看到—— 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师:面对这巍巍泰山,诗人心潮起伏,不禁发出了铮铮誓言—— 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老师提供两则辅助资料,请班长给大家读一下。 投影一: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投影二: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生:老师,我不看见。 同桌借眼镜给他。 生:老师,我还是不看见。 师:呵呵,视力不好可不妙啊,你将来到了泰山,怎么望岳啊! 众生笑。 生:老师,我来念。 生:我感觉杜甫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他想登上泰山的绝顶,实现人生的抱负,体验“一览众山小”的畅快。 生:我从“荡胸生层云”可以感觉到杜甫具有博大的胸怀,云在泰山的山谷中回荡,也似乎在杜甫的胸怀中回荡。这让我想起了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师:你真是太棒了!学习语文,特别需要这样的联想想象能力!伟大的人物自有博大的胸怀,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生:我感觉到年轻时候的杜甫,想把自己变成一座泰山,供天下人仰望! 师:鼓掌啊!同学们,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班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理解,这样的境 | |
| 标题: |
人教版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课堂教学实录 |
| 文件大小: |
69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