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丑小鸭 (安徒生) ------ 助 读 单
助读目标:
1、了解童话的特点,了解安徒生的生平。 2、排除文字障碍,掌握并运用字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助读过程:
一、教材助读:
1、走进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智慧。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2、文体知识:回顾上册所介绍的有关童话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课件演示丑小鸭动画,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听教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勾画好词佳句,然后查解生字词的音、形、义。
3.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述情节:(理线索):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明结构)、(知内容):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结合下表回答。
|
地 点 |
丑小鸭的命运 |
丑小鸭的态度和行动 |
|
在鸭群和鸡群中 |
被排挤、讪笑 |
觉得非常悲哀 |
|
沼泽地 |
|
|
|
老太婆家 |
|
|
|
灌木林里 |
|
|
|
老农家 |
|
|
|
花园里 |
|
|
三、我的疑问:
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