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汪曾祺《陈泥鳅》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汪曾祺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0-15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赒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C.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D.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E.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2)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案】
(1)B、D
(2)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不能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3)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以上4点原因写出3点即可)
(4)认同。汪曾祺虽然在小说中表现了故乡的人们互相救济,相濡以沫的善良本性,但隐在其中的却是生活的更大哀戚。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生命同样有着担忧与焦虑;女人尸体惊现水上,也暗示了故乡依然存在着社会惨剧;陈五奶奶的遭遇也揭示出穷苦人家无钱买药治病的困窘,而这一切并非个体一两次的扶助便能得以解决。淡淡的生存的悲剧氛围笼罩着整个小说。
不认同。陈泥鳅虽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他在自己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美的境界、成功的欢愉。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都给读者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作家把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孕育在诗化的艺术境界,充满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小说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言之有理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幽冥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黄油烙饼》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汪曾祺《王全》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如意楼和得意楼》《小说的散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金冬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岁寒三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听遛鸟人谈戏》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老舍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熟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汪曾祺《文游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我的祖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星期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受戒》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伊犁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戴车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珠子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炒米和焦屑》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收字纸的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汪曾祺《唐立厂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三姊妹出嫁》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我的家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汪曾祺《枇杷晚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仁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哲人其萎》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靳彝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郝有才趣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蛐蛐》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安乐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异秉》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云致秋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榆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茶干》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金大力》阅读练习及答案1
汪曾祺《赛里木湖·果子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如意楼和得意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钓鱼的医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白马庙》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生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鸡鸭名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待车》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日规》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