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题指津——以2015年高考文言翻译为例
|
|
作者:yangshunyi 上传者:yangshunyi 日期:15-12-23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题指津
——以2015年高考文言翻译为例
一、考点新解
不管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怎么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不会变。2015年全国高考15套语文试卷,都对此进行了考查,连多年只考理解、不考文言翻译的北京卷,2015年高考也采用了主观笔答题形式,考查了考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各卷中设题最少的是北京、上海卷,只分别设了一题一句,最多的是天津、安徽、湖南、湖北卷,各设了一题3句,其它皆是一题两句,赋分4分~10分不等。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理解的物化,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把握及对文言特定句式的识别与理解,而这三块正好对应考纲规定的三个考点: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列出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文言实词则复杂得多,包含诸多文言现象,如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变双音或多音节词、偏义复词等。
概而言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考考生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的厚积薄发能力,二考考生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文言语段、句子的融会贯通能力,三考查考生由古及今的语言转换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二、翻译的目标、原则与技巧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体现离不开一定的方法技巧,梳理文言翻译的各种方法技巧就形成了实践“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一整套方法。
文言翻译的塞满目标是做到“信”“达”“雅”,在高考紧张的气氛中,首先要落实的就是 “信”与“达”,即忠实原文,争取通达,这也是实施文言翻译的基本纲领,“雅”则可视为是文言翻译的努力方向。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是落实“信”的基本途径,意译则是文言翻译的有益补充。
文言翻译的方法技巧:一一一对译,力求字字落实;二是结合语境,贯通句意;三若直译不通,考虑活用;四是识别句式,准确翻译;五是结合结构,以熟解生;六是瞻前顾后,整合成句。
| |
| 标题: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题指津——以2015年高考文言翻译为例 |
| 文件大小: |
14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yangshunyi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