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二年级下 >>
《刘胡兰》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4-15



  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狄拉克,有一次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演讲完毕,一位听众站起来说:“我有一个问题请回答:我不懂怎么从公式推导出来公式。”狄拉克置之不理。主持人说:“狄拉克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那位听众饱尝了被冷落的滋味。
  看来,并不是一问就能成“问题”的,还得讲究一下提问的真实、质量和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留个心,前苏联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不是都主张“问题性教学”吗?按马赫穆托夫的说法,“问题”与“问话”是有区别的:问题就具有“问题性”,需要经过思索、论证才能回答,问话不具有“问题性”,不加思索就能立即回答。
  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障碍性:问题能够使学生形成思维阻塞,引起焦虑情绪,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惑,哪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呢?一般的“问答法”恐怕达不到这种境界,请看《刘胡兰》的教学: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是写刘胡兰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47年1月4日。
  师:你怎么知道?
  生: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
  这是把学生当作傻瓜呢,还是老师自己就是傻瓜一个?思维量等于零,却问得那么津津有味!

  我们再看看李吉林老师的问题,那可是另外一重天地。讲《桂林山水》②,归纳了漓江水“静、清、绿”以后,一般老师可能没事可做了,请看李老师:
  师: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联起来说一句话。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师:如果把静、清、绿重叠起来,怎么说?
  生1: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2: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3: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对,这就让人感到很静、很清、很绿。漓江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1: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2: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3:漓江的水真绿啊!
  四个问题就是四次突破,儿童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语言实践,实现了四次突破,也就跨越了四级台阶,一路领略着语言运用的美妙境界!

  第二,探索性:所提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探索的冲动,造成“欲罢不能”的思维境界。《为了忘却的纪念》③开头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说“一九二六年”?见鬼,纪年的规定,哪里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索然无味,学生木然,教师只好告诉大家,这是在讽刺国民党统治的国家根本就不是人民的国家。这样的问题,不要说引起探索的冲动,就连学生本身拥有的思考兴趣恐怕也要给扼杀殆尽。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朱雪丹老师,教学《种鱼》④一课时所提的问题就很具有探索性: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2.小猫能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第一、二问让儿童明白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鱼是养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第三问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向前发展。

  第三,可接受性:所研究的问题一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合这两点的问题就不具备可接受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抵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曾听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内容是拼音识字“上中下”,“小亮在上面,大明在下面,我在中间。我下去了,大明上来了,小亮在哪里?”老师讲解,再图片演示,还让学生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就是没有写字。干什么?让学生“了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有这个必要吗?责任当然不在老师,教材不就那么设计的吗?况且“下去”、“上来”还是明显的错误:以“我”为立足点,大概该说“我下来了,大明上去了”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教学反思2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复习
《小毛虫》评课稿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2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说课稿
《羿射九日》说课稿2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反思2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2
《彩色的梦》教学实录
《彩色的梦》说课稿2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小结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二年级下词语表
部编版二年级下识字表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写字表
《一匹出色的马》说课稿2
《千人糕》说课稿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实录2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表格式教案3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反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2
《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3
《开满鲜花的小路》说课稿2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找春天》说课稿2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说课稿
《刘胡兰》ppt课件1
《刘胡兰》读后感
《刘胡兰慷慨就义》教案1
《刘胡兰》教学反思
《刘胡兰》教案5
《刘胡兰》教案4
《刘胡兰》教案3
《刘胡兰》教学设计2
《刘胡兰》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