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
(一)猜一猜:
1、学生说:请就你最喜欢的动物说上一段话。要求:(1)介绍中不能出现动物的名称。用“它”来替代。(2)请抓住动物的特征介绍。
2、学生说,同学猜写的是什么。
(二)方法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140页的“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写作短文”,问: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使读者对所介绍的动物,留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印象?
明确:仔细观察,深入研究。
再问:观察什么?
1、观察——通过对其形态、动作、习性
观察,了解动物的部分特征。
2、研究——通过收集其相关的资料,了解动物的比较全面特征。
二、如何做到“准确生动”?
(一)1.用词的准确。例: “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 ——使用动词准确,准确生动地说明了金龟子的动作形态。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使用形容词准确,准确形象地说明了松鼠四肢富有活力的特点。
“松鼠要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使用副词准确,表明松鼠并非都在高处活动。
2.资料数据准确。
例: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有人说”,表明所引资料仅是听说而已,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
——所用的数据真实、准确。
(二)“生动”性因素
指导: 1.人格化的描写。
例:“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等。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它们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
3、准确使用动、形、副词等,使说明更形象。(同前“用词的准确”)
三、如何安排顺序
(指导:对学过的《松鼠》、《松树金龟子》、《大熊猫》三篇说明文所说明的内容进行整理结构图式,引导学生归纳出说明一个动物,应当说明的一般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三课内容的比较,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介绍一个动物,一般情况下应当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外形特点。
2.动作特征。(猴子总爱抓耳挠腮,跳来跳去;鸭子走路总是左右摇摆)
3.生活习性与种属特征(如老鼠习惯于夜晚活动;狗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兔子则有非凡的奔跑能力)。
4.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利与弊、敌与友、亲与疏、作用与用途等)。
四、实际写作训练引导
文章题目与要求:
1.题目:《我最喜欢的动物—— 》
2.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动物的名字,然后生动形象地介绍这种动物,力争能做到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3.学生当堂练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