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教学反思 >>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9-18



  三年级下册的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三年级学生对《登鹳雀楼》已经能背的滚瓜烂熟了,但古诗是语言材料的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他们只是机械的背诵,有很多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词还不认识,对诗中蕴含的道理更不明白,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初步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1.交给孩子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登鹳雀楼》这四个字,我问他们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准备做什么?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接着我又问:“他登上鹳雀楼之后都看到了什么?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阶段。马上我又进入阅读。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本课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孩子在想像中感受美。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想像,学生的说话练习“我仿佛看到了。”那夕阳在山边腾起大片余辉,浩浩荡荡的黄河涌动万点碎金流向苍茫无际的远方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解黄河,句式练习说的黄河,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波涛汹涌、大浪淘天的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采访、知识的延伸,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
  4、想象作画,看图写话。要求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事物画下来。要提醒学生不要照作者插图画,要尽量画得与众不同。要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哪里?鹤雀楼应画在什么地方?夕阳高山黄河应画在什么地方?想好再画。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画再写话,图文相应,让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古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3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3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ppt课件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练习题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登鹳雀楼》ppt课件5
《登鹳雀楼》ppt课件4
《登鹳雀楼》ppt课件3
《登鹳雀楼》ppt课件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鹿柴》教案1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ppt课件1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教案1
《登鹳雀楼》教案6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教案1
《登鹳雀楼》说课稿2
《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教案4
《登鹳雀楼》教案3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2
《登鹳雀楼》教案1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5
《登鹳雀楼》教案4
《登鹳雀楼》教案3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3
《登鹳雀楼》教案2
《登鹳雀楼》ppt课件1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登鹳雀楼》Flash在线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