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
《朱东润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1-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分)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0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10.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解析:选BD。A项,“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由此可见作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C项,“因此拒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并没有说“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E项,原文中,作者关于“传叙文学”和“传记文学”的解说,只是词语的辨析,不是在说专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10.解析:分析朱东润的传记观是如何形成的,要结合朱东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努力和具体实践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仔细分析该答题区域,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即可。如第4、8、9段中,广泛阅读《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第6段和“相关链接①”中对史传、别传、传叙等文学的分辨。第11段,亲自给张居正写传以进行传记写作实践等等。0
答案: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11.解析:解答时,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文体特征、内容的侧重点、内容表达的特征。本文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偏重学术经历,介绍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将自己的生平与学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为张居正写传原因的解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己家庭的情况,更是呈现出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在行文方面,语言平易自然,穿插“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我写谁呢?”等口语,语言平白如话,就像面对面闲谈一样。
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12.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结合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角度、态度和意图分析归纳,不能盲目立论。说明理由时,要结合原文;解说理由时要从文本和自己的认识出发,作出理性解说。
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
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0
观点二:不同意。
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思维的两种速度——丹尼尔·卡内曼访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阅读练习及答案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圣陶在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宇宙的边疆》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非连续性阅读(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1994诺贝尔和平奖演说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材料阅读练习(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年浙江省高考题)
文慧《稻米传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阅读练习及答案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数学家陈景润》阅读练习及答案
《摩天轮:俯瞰美景的发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坚瓠集》材料阅读练习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阅读练习及答案
材料概括分析题(2019年江苏卷高考题)
材料阅读练习(2019年北京卷高考题)
材料分析(2019年天津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年全国卷II卷高考题)
材料阅读练习(2019年浙江卷高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9年全国卷I高考题)
《悼朱光潜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双刃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道明:让世界无奈于我》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