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下 >>
小学版《一双手》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1-21


 说明:《一双手》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篇主体课文。

  师:如果让你画张迎善的手,你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雅诗:如果我要画,我会画张迎善的手“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因为可以体现张迎善种了很多树,手磨得很粗。
  生:我会突出掌面很硬,布满老茧……
  师(课件出示:“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句子底下配老干蘑图片)老干蘑谁见过,摸过?什么感觉?
  生:很干,很粗糙,硬梆梆的。
  师:张迎善的手就如老干蘑,又粗,又硬(板书:粗、硬),谁能读出这感觉来?
  (指名个别读,指导朗读)
  师:你看,作者把镜头聚焦到一个手指上了,这叫“抓住细节特点”(板书:抓住细节特点),课文还有其它语句也有这特点,大家多留心。
  钰淇:我会画他手带着黑土,因为他每栽一棵树苗,手得在土里插三四次,他的手有许多黑土,说明他种了许多树。
  师:用一个字概括这个特点,是什么?
  钰淇:黑
  师:(板书黑,指导朗读“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生:我会画他的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而且手上裂纹又黑又深。说明他种树非常辛苦。
  师:用艰苦可能更贴切些。在问题单中,有不少同学问张迎善的手为什么呈木色,为什么会那么粗糙?刚才钰淇顺带做了回答。请大家细看15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政昊:手插入土里的感觉,不舒服,为了种树,他每天居然得用手插进土里三四千次。
  佳深:插在土里次数多了,很痛(其他学生回答相似)
  师:如果是我们,三四十次已经痛得受不了,而他一天种一千多棵,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一个月,一年,五年……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痛是你我想象得了,承受得住的吗?(学生摇头,指导读该段)
  生:“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手怎么会比铁更厉害呢?
  才诚:因为铁会磨光,手受伤后,皮还会长出来,还会越变越硬。
  师:说得在理。从这里你还感受到什么?
  达锋:他很有毅力。
  才诚:他的意志力很坚强。
  师:嗯,“毅力”“意志力”,赶紧把你们的感想写在句子旁边,这可是不错的批注。(学生批注完,指导朗读描写张迎善手的几个段落)
  师:粗、硬、黑,像老干蘑,也像老松木,作者初次与他握手时,又是什么感想?(课件出示“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句子底下配有老松木和张迎善手的特写图片,学生齐读)
  师:老松木大家可能不常见,它是这样的(指课件),张迎善的手大家没见过,是这样的(指课件),你觉得这句好吗?如果换成“他的手真粗糙啊!”如何?
  佳慧:原句好,只是说粗糙,不知道有多粗糙,用了比喻,说像是半截老松木,我们就知道他的手是粗粗的、皱皱巴巴的。(其他学生答案相似)
  师:是啊,好的比喻让我们能够想象到那个东西的外形,比如这双手,居然像老松木,作者当时十分惊讶,请读。(生读,稍显平淡)
  师:大家平时握过的最粗的手是怎样的?
  铭威:我奶奶的手又粗又大,我握奶奶的手,觉得有点硬。
  钰淇:我握过一个人的手,手很硬、粗,碰到时非常痛,像被蚂蚁咬到一样。
  政昊:握过有老茧的手,“刺刺”(扎手的意思)的像有倒刺。
  师:张迎善的手,比你们所握过的手,更粗、更硬、让你和张迎善握握手,感觉怎么样?不要说,再读这句话。(指名读该句,最后齐读)
  师:还可以画出手的什么特点?(学生觉得说完了,我指示他们读“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家升:我会突出他的手很大。因为这是天下第一号大手。
  师:你只说天下第一号大手,我们怎么知道有多大呢?
  家升:有数据介绍了,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师:你们量过自己的手吗?报上长宽厚
  (几个学生汇报后,长大约15厘米,宽8.5厘米,厚1.5至2厘米)
  师:货比货,才识货。你们知道张迎善的手多大了吧?看来,适当地列数据,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板书:列数据,指导朗读)
  师:这双手,给初次见到张迎善的记者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因此,他说——(齐读“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握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张迎善的手。”)
  师:他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刚才介绍了一部分,接下来请大家看看倒数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读,交流,意思大概是说他在五年间种了很多树,教师相机联系生活实际引导理解“33垧”“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等,比如“33垧”大约是我们学校面积的8倍,学生很惊讶,进一步体会到列数据的作用)
  师:读了这一段,我们可以说,他的手还有什么方面也大呢?
  雅诗:作用大
  生:功劳大、贡献大
  师:是啊,这位小兴安岭的育林大功臣,还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呢。如果有幸采访张迎善,你将问他什么问题呢?
  汉权:为什么你要这么努力(种树)?
  安琪:你为什么要做这种工作?
  达锋:张迎善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工作?(其他学生回答相似)
  师:张迎善是请不来了,大家猜他会怎么回答?
  生:因为他要绿化祖国。
  生:他要争取五一劳动毅然奖章。
  师:这也可能是动力之一,但也可能他压根没想过得奖,你说呢?
  汉权:张迎善如此拼命工作不是为了工资,而是为了绿化我们的祖国。
  达锋: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他要赚钱养家糊口,二是他想为祖国增添一份绿色,不想让祖国的绿色消失。
  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想当科学家,他想当排球运动员,张迎善呢,他就想做好林业工人,植树、造林,在自己的岗位为祖国做贡献,这个理想说平凡也平凡,说伟大其实也很伟大。学习了《一双手》,咱们不仅认识了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张迎善,还懂得要写作时可以“抓住细节特点”,适当地“列数据”,希望大家平时多多用用,下课!
  反思:教学顺序有点乱,跳来跳去,学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跑之嫌。如果先让学生交流“画手时会突出哪些特点”,初步整体了解了手的特点之后,再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另,再则巡视时注意发现,指名回答时尽量按文章顺序作答,如此一来,教学层次会更清楚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2篇)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2
《海的女儿》课堂实录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说课稿2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3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4
《巨人的花园》知识点梳理
《巨人的花园》表格式教案3
《三月桃花水》说课稿2
《天窗》说课稿2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2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四年级下《乡下人家》说课稿4
部编版四年级下《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小结
小学版《一双手》ppt课件2
小学版《一双手》ppt课件1
小学版《一双手》教案4
小学版《一双手》教案3
小学版《一双手》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