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夏午》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7-17


 
  【教学内容】  
  罗兰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含蓄,隽永;洋溢着中国式的哲思,睿智、通达;体现着作家对现代社会的深层思考,深刻、清醒;她的作品给打开国门的中国人以前导性的指引,无论是纷繁的人际交往,还是在商业大潮中涌动,均使你体味到一种喧嚣和炎热中的清凉。  
  《夏午》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童年时逃避午睡,在后花园里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以至于成年以后仍然逃避午睡,牵挂自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充满生命快乐的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作者罗兰带着天真美丽的童心童趣,将自然生命的美好,在行云流水、自然清新的书写中一一透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夏午”这样一个角度将“我”的童年、成年的经历串接,用潜在的因果联系将文章组织起来,先是说我从不午睡,然后说出午睡时做什么,最后点出原因──享受生命。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生字,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体会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生动多彩的午后风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回答课后问题,理清文章条理,体会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有意识地摘抄和赏析优美文字,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作思路,感受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夏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罗兰用富有情趣的笔触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又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  
  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可力求体会以下两条理念:  
  1.展开想象,还原画面。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因此,当他们读到《夏午》这篇选文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文章的内容比较浅显,没有什么值得反复推敲和斟酌的句子。针对本文的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文本的文字功能。这篇文章描写很美,富有情趣,行文灵动,留下了许多许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章,想象画面。当然在画面的呈现时,可引导学生就“童真童趣”这一点进行重点训练内容,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体会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生动多彩的午后风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补充原文,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相较于罗兰的原著,鄂教版的选文显得篇辐较短,对于原文中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相对较弱。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本文的价值。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罗兰的原文,尤其是对文中“我不忍把生命在睡眠中空过而缩短。我希望生命在静观中充实而延长!”这些富含哲理的句子进行品味,从而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大本课教学的厚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全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文笔的优美,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理清文章条理,学习文章1----3自然段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夏日的午后你们曾经到大自然中去吗?去观察过什么呢?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全班交流)  
   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生字词。  
   3.同学们,当我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请同学们再次走入课文,静静地读一读,在作者描写的画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把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三.理清文章条理。  
   1.同学们,一幅幅画面是那么生动、可爱,让我们印象深刻。同学们,夏日的午后,人们往往容易困倦,可是作者呢?他对于午睡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请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生反馈:“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关的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想一想,这种感受分别是作者在什么时候所产生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后,“我”仍逃避午睡,牵挂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过渡:罗兰的文字如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让我们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后的快乐生活吧!  
  四.指名读文章1—3段:  
   1.儿时的作者是怎样逃避午睡,跑到园子去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文章的1——3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学生反馈:  
    重点句子的赏析:  
    “母亲总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却常常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爬起来,轻轻地迈过那一尺高的门槛,经过开着荷花的院子,打开通往后花园的小门,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B注意作者描写的动作的叠词的运用,再现作者逃避午睡时的动作及神态。  
     (悄悄爬,轻轻迈,经过,打开,享受)  
    C指导朗读。  
    D第三段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是下文的总起)  
  五、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读书,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很好!儿时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趣无穷。当他悄悄地走到院子里,享受到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后半部分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体会作者成年后享受午后时光的感受。从中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趣无穷。他到底获得了哪些快乐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呢?从作者的文字背后你读到了怎样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笔,勾画一下。  
   2.学生反馈:(在此部分的反馈时,教师要把握住训练的重点,详讲“野花图”“戏蚁图”和“菜园趣”,而对于其它的画面则通过以读带想的方式略处理。)  
   A“野花图“片断精读: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①指名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引导: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如果用我们的耳朵去听……)  
    ②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③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④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B“戏蚁图”片断精读:  
    “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①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我”观看地上的蚂蚁。)  
    ②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  
    ③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  
   C“菜园趣“片断精读: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  
    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
    ①你读诗,眼前出现了什么画卷?  
    ②你爱这宁静的菜园吗?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③作者呢?他爱吗?那个词让你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情感?(板书:享受)  
    ④让我一起享受宁静的夏午吧!全班齐读。  
  3.重点朗读,体会情感。  
   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①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②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③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④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三、品读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后对午睡的态度。  
   1.成年后的作者仍不放弃对午后风光的享受。此时的作者又是看到怎样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读15段。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读出来吗?  
   3.是啊,在这样的午后,作者在享受着这样美丽的景致,难怪他会说出这样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①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个字?(醒)  
    ②说说喜欢的理由。  
    ③你们对这三个“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快乐的画面,那么“我也醒着”又是什么意思呢?  
    ④“我也醒着”,这个“醒”的意思是说作者不仅“人”醒着,他的“心”也醒着。你们看,一个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罗兰的笔下竟然运用得这么神奇,把她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多么让人赞叹!来,让我们读读这个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读最后三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作者和大自然都睁大眼睛,共享这美妙时刻。他们似乎心灵相通,他们彼此欣赏。)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齐读最后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读最后一段。  
  四.全文小结:  
    夏日午后,也许会让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却在这午后感受到了别样的美丽。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你也会享受到生命的美丽!  
  五.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的优美文字,积累几个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夏午》的原文,你对罗兰写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利用班级读书会的时间,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板书设计】  
                3 夏午  
            享受着   快乐的花园  
       逃避午睡             享受生命  
            牵挂着   窗外的自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夏午》ppt课件4
《夏午》pptx课件3
《夏午》ppt课件2
《夏午》ppt课件1
《夏午》课堂实录(片段)
《夏午》教学反思
《夏午》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