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7-30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
①广州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关于陈氏书院的性质和功能,人们往往会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它既是陈氏子弟读书的书院,又是他们供奉祖先的祠堂。事实上,陈氏书院既没有传统书院的功能,也不同于明清时期在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宗族祠堂,它是清末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
②那么,明清时期广州的合族祠与书院、祠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③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而清代广州城中众多的姓氏书院,它们有书院之名,而无书院之时。至于建造的目的,有材料提到:“书院与家塾设建,原为应试居住及合族受屈讼事与输粮往来暂寓。”也就是说,以书院或家塾为名的合族祠的建立,是为了让各地乡村的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打官司、缴纳赋税时暂时居住。合族祠在广州城中出现并蓬勃发展,与明清时期华南地区宗族制度的成熟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
④明末清初,民间建造祠堂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当广东各地乡人需要在广州城中建立起他们的落脚点时,他们想到要建成宗祠的形式,就毫不奇怪了。这些合族祠在建立时也是按照修祠堂、编族谱、置族产、举行标准化的祭祖仪式这一整套宗族的模式来造作的。
⑤这些建于清代广州城内外的祠堂建筑,从形式上看,与在广东各地乡村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祠堂一样,都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的地方。这种祠堂又与普通的宗族祠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每一地方性宗族以“房”的名义参与。他们通过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⑥这样的同姓组织在士大夫的眼中并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规范。他们容易植党营私,蠹国害民,官府因此屡有取缔合族祠的举措,加之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更成为官府禁祠的直接原因。
⑦自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因为“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引发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禁祠行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皇帝专门发布上谕,要求各地对行为失范的合族祠“一体严行禁治,以维风化,以正人心”。广东随后就要求:“无论州府县城内不准妄联姓氏创立祠宇”,又据《曲江侯书院图记》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于是各姓宗祠皆改题书院,我祠之以书院名亦由于此,故祠制也。”因此,清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
                                       (选编于《广州陈氏书院实录》)
链接一:
陈氏书院就是一处典型的宗祠建筑群,建筑呈方形平面展开,建筑面积超过6400平方米。三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前门、中厅和后寝,形成“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格局。门前留有宽阔广场,过去曾竖立着很多石制旗杆夹,旗杆上镌有中举人的姓名及中举年代,昭示着陈氏家族的荣耀。每路建筑各有三进,纵横左右共有6院8廊19座建筑,大小建筑之间墙体均用活动隔扇。庆典之时,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外部封闭、内部开放的建筑特点。
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精品雕塑。其中,屋顶灰墙壁砖雕、门窗木雕、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选自刘小芳《宗族中国的历史镜面》)
链接二:
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营建的陈氏书院是如何在“禁令”中顺利开工的呢?聪慧的陈氏族人首先邀请了清末翰林院编修陈伯陶、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陈兰彬等著名陈氏士绅,组建“倡建陈氏书院绅”
13.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书院本来是人们读书的地方,主要是为组织教育教学和准备科举考试提供服务的。
B. 祠堂是人们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天地祭祀的场所,明末清初在广东乡村普遍存在。
C. 合族祠也是一种祠堂,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具有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集资兴建的。
D. 精美的雕塑是陈氏书院的亮点,灰雕、砖雕、木雕、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14. 下列 对材料中“陈氏书院” 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陈氏书院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三进三堂九路两厢抄”的格局。
B. 当年陈氏书院的主要目的只是为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 陈氏书院曾经因容留各地族人,祠内龙蛇混杂,扰乱治安,一度被禁止开展活动。
D. 陈氏书院不取名为“大宗祠”是因为从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被官府严令禁止创建。
15.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合族祠有别于普通的宗族祠堂,它往往有利于形成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B. 依托合族祠形成的同姓组织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这就直接导致其被官府屡屡取缔。
C. 由于朝廷严厉打击,为了求生存,合族祠纷纷改头换面,以书院、书室、试馆为名。
D. 陈氏书院选址“广雅书院”旁,意在借助“广雅”的人文气息来弱化其宗族色彩。
16. 第⑦段引用了哪些材料?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7.陈氏书院有名陈家祠,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名称中选择一个作为官方名称,你更认同哪个?请结合文本,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5分)
答:                   
 
 
答案: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筛选。在文章找到选项所在的地方即可。

A.  材料一第③段中:“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可以找到

B.  材料一的第④段中:“明末淸初,民间建造祠觉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啓遍”,而不是选项中的“广东乡村”。

C.  材料一第⑤段中:“这种祠堂又于呰通的宗族祠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可以找到

D.链接一最后一段:“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精品雕塑。其中,屋顶灰雕,墙壁砖雕,门窗木雕,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可以找到。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对文段信息的筛选。在文章找到选项所在的地方即可。

A.  增改条件。链接一原文:“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而不是选项中的“陈氏书院的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B.  过于绝对。链接二可以看出,陈氏书院建造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  偷换主语。材料一第⑥段:“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 不是陈氏书院。

D.  材料一第⑦段原文:“淸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陈氏书院建于这段时期,选项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筛选。在文章找到选项所在的地方即可。

A.  材料一第⑤段原文:“他们通过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的同姓组织。”选项正确。

B.  过于绝对。材料••第⑥段原文:“这样的同姓组织在士大夫的眼中并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规范,他们容易植党营私,蠢国害民,官府因此屡有取缔合族祠的举措。”不符合礼制规范,并不是官府取缔合族祠的直 接原因,选B。

C.  材料一第⑦段原文:“淸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选项正确。

D.  链接二可以看到,陈氏书院选址“广雅书院”旁,是为了沐浴人文之风,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聚会之所?通过这种方式弱化了宗族色彩。选项正确。

16.【答案】引用了皇帝发布的谕令,广东发布的政策,《曲江侯疏远图记》的记载,以及广东地区对合族祠的各式命名。

作用:①直接引用谕令和政策中的文字,可以使表达的语言含蓄典雅,简洁凝练。

②为文中“各合族祠不以’大宗祠’为名,而以’书院’’书室’’试馆’为名,是因为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被宫府严令禁止创建”的观点提供确凿有力的论据,增强文章说服力,富有启发性。

【解析】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概括。其中概括2分,分析作用2分。

17. 【答案示例】

①  我同意用“陈家祠”作为官方名称。

理由:陈家祠本身就是合族祠,具有祠堂的某些特点,用陈家祠命名,名正言顺。从形式上看,陈家祠与在广东各地乡村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祠堂一样,都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的地方;从现实中看,现在的广州地铁站,以及录点名称均以“陈家祠”命名,这个名字更加深入人心。因此,我同意用“陈家祠” 作为宫方名称。

②  我同意用“陈氏书院”作为官方名称。

理由:陈氏书院是陈氏族人在“禁令”中顺利开工的,费尽陈氏族人的心血。陈氏书院建造在广雅书院旁,以“陈氏书院”为名,体现了它是一处与“德”为邻,沐浴广雅人文之风的地方•,陈氏书院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聚会之所,它淡化了宗祠的血缘关系和世系关系,找到了陈氏书院得以创建和存在的依据;从现实看,以“陈氏书院”为名,体现了陈氏书院丰富的人文底蕴,并且让游览者关注相关的历史和人文。因此,我同意用“陈氏书院”作为官方名称。

【解析】本题为开放题,无论同意哪个答案均可。考生发表观点之后,注意一定要概括文中己有的观点,之后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