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小学例文 >>
《当代神农氏》课文原文阅读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4-26


[北师大版第十二册课文]
  6 科学精神
             当代神农氏*

                     刘建祥 李振湘 
  1987年3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荣获了特等发明奖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个国际性大奖。这是袁隆平的光荣。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

              一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草和庄稼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神农氏——我们的祖先炎帝来到了人间。他造了一条神鞭,“啪啪、啪啪”,把地上长的各种树木花草都赶到大地一边,然后自己挨个挨个地尝,选出了人们可以吃的高粱、谷子、豆子和稻谷等五谷杂粮。后来他又发明了耒、耜,告诉人们如何耕种。神农氏的子孙,从此得以生存延续。
  然而,神农氏只解决了什么东西能吃的问题,并没能解决给人们更多可以吃的东西的问题。当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时候,又遇到灾害,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饥饿,像阴天蒙蒙的雨雾,笼罩在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中华大地上。袁隆平看到,在公共食堂的灶台上,堆堆野菜,大锅清汤,岌岌可危的村民住房里,躺着一个个因饥饿患水肿病的大人和孩子……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他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一个黄色的小笔记本上,袁隆平记下了这个奇妙构想。他决计要像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样,制造一根神鞭,驱走在中华大地肆虐的饥荒恶魔。
  他借书买书,读书抄书。他学习英语、俄语,用这些语言工具了解国外科技的新成就,丰富他那扎实的专业知识。他,开始了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中华大地正在孕育着一个当代的“神农氏”。

              二

  世界上的水稻种植,曾由高秆品种改良为矮秆品种,亩产因此增加了150千克左右,被国际上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水稻杂交,又将比常规品种增产20%~50%,国际上认为这将是第二次绿色革命。
  然而,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袁隆平认为,经典理论没有实验根据,因为他自己就曾经发现过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袁隆平展开了科学想象的翅膀,希望大面积培育出杂交水稻。他的想法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但袁隆平要走自己的路,用事实来回答人们的疑问。

               三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的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把这株稻子取名为“野败”。国际上叫它“WA”。袁隆平,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四

  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十多个春秋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打击。“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实验成果。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黄昏,所有搞实验的坛坛钵钵都被砸烂。稻苗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着这种惨状,他痛哭流涕: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袁隆平痛苦不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笃!笃!笃!”突然有人敲门。
  袁隆平连鞋都来不及穿,赶快开门。进来的是他的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
  “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袁隆平惊问。
  李必湖说:“老师,我们知道要出事,事先藏了四钵稻苗呢!”
  “啊,藏在哪里?”袁隆平喜出望外。
  尹华奇说:“在阴水沟里。”
  “快走,带我去看看。”
  夜色下,袁隆平捧着劫后余生的四钵稻苗又悲又喜,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从那以后,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日落黄昏;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命运,总是朝敢于向他挑战的人微笑。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世界震惊了!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入教材时有改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日月水火》课文原文阅读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课文原文阅读
《牧场之国》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原文阅读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课文原文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原文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阅读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原文阅读
《八角楼上》课文原文阅读
《西门豹治邺》课文原文阅读
五年级上《松鼠》课文原文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原文阅读
《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阅读
《大小多少》课文原文阅读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课文原文阅读
《三黑和土地》课文原文阅读
梁衡《青山不老》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阅读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花之歌》课文原文阅读
《白鹭》课文原文阅读
四年级上《观潮》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课文原文阅读
《田忌赛马》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课文原文阅读
《花钟》课文原文阅读
《识字4---中国美食》课文原文阅读
《当代神农氏》教案3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2
《当代神农氏》教案1
《当代神农氏》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