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二年级下 >>
《优雅的“请假条”》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4-30


 【教材分析】
   《优雅的请假条》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音乐王国奥地利的故事:圣诞节来临之际,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回家过节,但遭到拒绝。正当大家失望难过之时,大作曲家海顿用他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创作并组织大家成功试演了《告别交响曲》,终于使公爵理解到了乐师的心情,接受了大家的请假。本课用词讲究,情感强烈,丰富而深刻的音乐语言非常美妙。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学会了许多自主学习生字的好方法。生字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难题。只是在生字的音、形、义的细节处学生还难以把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易读错的音,易写错的字着重进行指导。在词语理解上,“美妙绝伦”、“优雅”等词汇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这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把“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以及“有感情地品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小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对于很少甚至没有机会接触过交响乐的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如何领会请假条的“优雅”之处,如何理解海顿以他的《告别交响曲》作为请假条,取得了成功的原因,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思,边体会音乐的美,形式的新颖,并训练学生的表达,把“读、品、思,练”相结合,实现和文本心的交流、情的沟通、疑的化解、智的启迪和能力的迁移进行本课教学。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雅、奏、熄、蜡、烛、”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奏”。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
   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告别交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播放音乐)
    (1)述:音乐是有魔力的,它时而快乐,时而悲伤,时而引人深思,所以很多艺术家都喜爱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
    (2)老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呢?
   2.这两段音乐取自于《告别交响曲》(板书),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吗?就是……
    (1)述:海顿创作了……
      (板书:海顿
          创作)
    (2)他来自奥地利
      (出示第一节)
       齐读
    (3)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海顿创作了(一百四十余首作品),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
   3. 这首曲子在这个“音乐之都”一举成名,不仅是因为……也是因为它还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
     跟我写(板书:优雅的“请假条”)
    (1)谁能读优雅?
    (2)雅是生字,怎么记?
       隹:古时候指短尾巴的鸟
    (3)我们可以说优雅的什么?
    (4)优就是优美的意思,雅在这里就是指高雅,所以,优雅的意思就是既——优美(出词卡),又——高雅(出词卡)。
   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说明】
   在导入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优美而高雅的音乐。结合情境学习“优雅”一词,分几步落实:我从优雅一词的音形入手,让学生自主的识字。接着让结合学生生活的积累,说对优雅一词的理解。然后用词素分析法,解释优雅的意思。为最后结合课文教学体会优雅做铺垫。
   读,而能问,是良好的阅读意识的体现,是从理解性阅读迈向创造阅读发展的重要过程。因为,提问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还能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促进孩子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
   从课题入手,让同学们说说读了课题后想了解什么,进行质疑的训练。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请假条怎么会是优雅的?”“为什么要写请假条?”“谁写的请假条?”“为什么说是‘优雅’的请假条?”“‘请假条’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题的质疑为下文围绕“优雅”展开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板书)那《告别交响曲》为什么被称为优雅的请假条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找找除了海顿,文中还提到了哪些人?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随机板书人物:乐师们
            公爵
     补充资料:公爵一般是王室成员,地位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文中的这位公爵,不仅精通音乐,还拥有自己的私人乐队。他聘请海顿为私人乐队的乐长。可见他对音乐的钟爱。
   (2)交流
     随机板书:替
          向
          圣诞节
   2.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抓住了主要人物,把这件事起因、经过、结果简要的叙述清楚了。
  【说明】
   概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通过概括能力的训练,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小学阶段概括能力训练目标基本上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低年级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前期一定的准备,要在三年级让学生立刻学会如何概括小节内容是很难的。
   所以在本课教学时便适时地进行一些概括方面的训练,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环节需要通过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课文中提到的主要人物,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然后教师加入关键词儿“替”“向”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把海顿创作了《告别交响曲》作为优雅的“请假条”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的内容说清楚。接着,教师适时加入关键时间词“圣诞节”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一个环节下来,学生通过朗读、概括到最后的表达,对课文基本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师:那这份与众不同的请假条究竟优雅在哪里呢?自己先读读第5小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1.老师这儿有几个生字,我们先来学习,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小组自主学习生字
    (1)看我写蜡烛两字,蜡烛的蜡是(虫字旁)因为蜡是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油脂提炼而成的。所以是?
    (2)吹熄的熄怎么记?熄就是火休息了。
       做做动作。
   2.齐读奏,要写准确写好这个字不是那么容易的。老师要提示大家写法。师书空,学生书空,书写
     点评:中间的横最短,最后一横略长,撇要撇出尖。
        你注意了奏字下面的第一笔是横。
        你注意了奏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说明】
   虽然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鉴于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我对于生字教学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针对生字的音、形、义不同特征,有所侧重地展开,分步夯实。在这里的识字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在课堂中进行汇报。对于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疏漏处,对于生字的字音、字形进行点拨,将教师的引导有机融合在识字教学中。
  (二)学习乐曲优美部分
   1.引读:演出开始了……
    A.(放音乐)舞台上烛光摇曳,
    B.(出示第五节第一句话)
     引读: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
   2.请大家闭起眼睛,好好欣赏音乐。
    A.述:那优美的乐声把我们带到了花园里,森林里,还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你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仿佛感觉到了……
     指名说
    B.能不能连起来说吗?
     同桌
     指名
   3.是啊,像这样非常美好,美妙到了极点,就是(美妙绝伦)读好这个词(美妙绝伦泛红)
   4.海顿就是用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再来读读句子。
    A.指名读
    B.再引读
    C.为什么思乡之情是那么强烈呢?
  【说明】
   当舒缓的《告别交响曲》引子响起的时候,孩子们在乐声中静静地阅读。随着音乐与文字,他们眼前仿佛是美妙绝伦的仙境。而在心理学中音乐是最好的投射材料,台下的观众带着什么样的心情,便使得原本不具有意义的乐曲,体现怎样的情绪和情感。或许,对于这段乐曲与课文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孩子对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课文所描写的语句理解也不同。我始终提醒自己——是孩子在阅读,不要以自己对课文理解的独白去替代孩子的体验。只有自己的阅读,才获得自己的体验。所以,从孩子自己的体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训练有层次的表达,想象说话。逐步培养表达和想象能力。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韵。让学生通过音乐情感的急剧变化,当小提琴曲响起的时候,那凄婉的弦音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时,再让孩子们静静地投入情感阅读。感受美妙绝伦,并运用积累的语言表达美妙绝伦。并配上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句子,感受音乐的美妙绝伦,体会音乐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学习课文2、3小节
   1.轻声读课文2、3小节,找到有关句子,用直线划。
    (1)(交流出示句子)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团聚,但遭到了拒绝。
    (2)介绍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这是西方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大家都盼着能与亲人团聚。
    (3)补充资料:然而公爵为了保证在这段时间的演出,他不容许一个乐师请假,也不允许乐师的家人来探望。背井离乡,能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吗?
   2.(出示句子)
     引读:海顿了解大家的遭遇……于是,他这么说……
     他这么做: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一方面……
   3. 海顿这么做,就为了?希望?想要用……?
    指名
    用优美的乐曲来打动公爵。
    (1)板书:乐曲
    (2)(配乐)让我们再来感受那美妙的乐曲。(出示句子)男女生配合读
    (3)我们一起配合着背一背?
  【说明】
   由思想之情切入问题,通过我的质疑示范,让学生说说思想之情从何而来,并穿插学习第2、3小节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资料的补充了解,又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顿所写《告别交响曲》思想之情强烈的缘由。让孩子们饱含着深情的朗读,用他们的情感与作者文字间流淌的情感达成共鸣,让他们在语言文字中深切地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强烈忧伤之情。
  (四)学习形式高雅部分
   1.仅仅是优美的乐曲使公爵为之动容吗?
    (1)再来默读第5小节剩下的一些文字,有什么问题?
    (2)通常音乐会结束后,乐师们就一起起立,向观众致意,然后再一起离开。
      今天海顿让乐师们一一离开又表达了什么呢?
    (3)你们轻声读读,把句子读通。
      指名读
   2.那让我们来到演出现场,(播放音乐)
   (1)引读(渐轻):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就这样,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音乐放完)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只见他俩也是——(出示媒体)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2)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
   (3)乐师们的背影仿佛在说……
     想一想
     指名
   3.今天海顿就是用这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最终打动了精通音乐的公爵。
  五.学习第6节
   1.(出示第6小节)指名读
   2.齐读第6节,指的就是?
     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也是那么高雅。
    (板书:形式
    学生跟写:式)
   3. 练习说话,体会公爵的心情
    (1)当时,在台下的公爵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
       指名说
    (2)引读:公爵就是因为听到了(出示乐曲部分)
       齐读
       多么优美
       看到了(出示新颖的艺术形式部分)
       齐读
       多么新颖
   4. 是呀,精通音乐的公爵终于被打动了。
    (1)(出示句子)他这样宣布(齐读)
    (2)注意,这里有个“!”
       注意读出语气
       (齐读)
  【说明】
   让学生在乐曲的背景陪衬之下,静心朗读乐师们一个个吹灭蜡烛悄悄走下舞台的情景,了解乐师们背影表达的含义,海顿让乐师们一一告别的形式是多么新颖的形式。并请同学们说说:此时此刻,公爵听着音乐,看着演出,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想像说话,学生都明白了这优雅的请假条所包含的意思。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这与众不同的请假条的“优雅”。学生对于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也就水道渠成了。
   由于孩子的认知基础不同,朗读与感悟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在反复地阅读后,让孩子们感受:每个乐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而去。我们能感受到台上的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原本热闹的舞台越来越冷清,但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乐师们一个一个离去,好像再一次向公爵一一道别。这请假条“优雅”之处就在于作曲家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和颇富内涵的音乐语言委婉表达了乐师们强烈的思乡之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相信孩子们完全能感悟出那份情感,并且把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延伸到生活的美。
   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质疑并学习释疑。这些问题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的内涵,音乐的情感,把孩子自己的阅读推向纵深。当然,课堂之中,并非要解决所有的疑问,或许,这些疑问会把课堂引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如果课已尽而意无穷,那就真是语文阅读的“美丽”了。
  六、小结课文,引导背诵
   1.述:看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太神奇了,而这首交响曲也一举成名。它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而它也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能背的也可以不看书背背。
   2.齐读、齐背第5节。
  【说明】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学习语言需要适当地记忆。而本课的第5小节是积累语言的好教材。学生之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已初步体味到课文语言的精当、优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我有步骤地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课文教学完毕,再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有意识地去积累语言,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教学反思2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复习
《小毛虫》评课稿
《祖先的摇篮》说课稿2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说课稿
《羿射九日》说课稿2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反思2
《枫树上的喜鹊》说课稿2
《彩色的梦》教学实录
《彩色的梦》说课稿2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小结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二年级下词语表
部编版二年级下识字表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写字表
《一匹出色的马》说课稿2
《千人糕》说课稿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实录2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表格式教案3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反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2
《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3
《开满鲜花的小路》说课稿2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统编版二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找春天》说课稿2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说课稿
《优雅的“请假条”》教案1
《优雅的“请假条”》课文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