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含义、主要代表诗人、常见意象、流传最广的边塞诗
作者EMAIL:77597778@qq.com
流传最广的边塞诗
一、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为题材的诗,有戍边的艰辛生活,也有奇异的塞外风光。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随着唐朝经营西域的经营政策,边塞诗在唐代达到了顶峰。边塞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为中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一缕阳刚之美。
边塞诗多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总体风格雄浑,诗境宏大。
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之《燕歌行》、岑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三、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1.地名:玉门关、阴山、楼兰、青海、凉州、阳关、焉支山(燕支)、塞上、塞下、塞外……
例:青海长云暗雪山,都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风光气象类:黄沙、大漠、烽烟、长风、飞雪
3.植物动物类:胡马、蓬草
4.人文人物类:戍边、烽戍、军帐、羌笛、琵琶、胡琴、
四、流传最广的作品: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